黑化入境的“黑科技”
- 来源:读者新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米5,黑科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7 15:34
今年年初,小米5携带了10余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了,这么个小小的手机上如果能容纳那么多黑科技的话,一般来说都是有革命性产品出现了,不过看过发布会之后,却给人带来浓浓的失望感……
按通常解释,黑科技是指远超越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缺乏目前科学根据并且违反自然原理的科学技术或者产品。印象中Hololens是黑科技,Tesla是黑科技,Oculus是黑科技,谷歌大脑是黑科技,IBM智慧城市是黑科技,三星的ePoP存储器也可以算是黑科技。小米5的黑科技,确实给人脑洞大开的感觉,因为小米重新定义了黑科技这个词。
你要说4轴光学防抖技术比较新,小米5比较早地用上了,这没人去抬杠。虽然4轴光学防抖是2015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技术,苹果和华为却也还没有用上,但乐视发布的Max Pro却是最早用上4轴光学防抖技术的,至少要比小米5早一些。如今这项技术被小米拿来当成自己的黑科技,真让围观者脸红啊。
DTI画质增强也不是新东西,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多款手机中都用了这项技术,包括华为、魅族和锤子等。通俗点说,由于在拍摄时不同的像素之间会产生电流及色彩干扰,使用DTI画质增强可以减少这种像素间的相互干扰,得到效果更好一些的照片,效果绝谈不上那么强烈,只是会比以前好一点而已。把这个命名为黑科技,还不是自己先用的,不知道得具备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
高通骁龙820,这是高通今年主打的手机芯片。之前的810芯片存在发热量过高的问题,在应用上一直磕磕绊绊,820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三星、LG等等公司已开始纷纷使用这款芯片用到旗舰机里,小米5还不是最早用这款芯片的,乐视的Max Pro虽然是PPT手机,但却比小米5更早发布。但是,小米用别人家的产品当成是自己的黑科技大肆宣传,这真的好吗?
其他如UFS2.0、3D陶瓷机身、4G+、全网通、16颗灯省电高亮屏幕、快充3.0和全功能NFC,一路看下来,真没看到太多新意。这只是一款手机在设计上用了些心思而已,谈不上什么黑科技。就拿小米5定义为黑科技的快充3.0来说,1小时充满80%的算黑科技吗?OPPO年初发布的新技术是15分钟充满2500毫安电池。真看不出小米5的这些黑科技到底黑在哪里了,难道真入了黑者不觉其黑,观者亦不觉其黑的化境了吗?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纸面发布会,需要预定几个月后才能拿到手机的话,单从硬件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小米5的这个配置值1999的价格。在2000元以下的中端手机里应该还能算个佼佼者,但要把值1999元的手机吹嘘出9999的效果,那就很有些问题了。把上述那些不起眼的所谓技术和特性吹嘘成黑科技,等于是玷污了黑科技这个词,好在这个词并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任何版权可言,尽情消费也可以不用负任何责任。
仔细想一下,其实小米最黑的黑科技就是营销。在行业里的人大多明白黑科技的含义,在广大的用户群体中,对黑科技却还是懵懵懂懂的状态,这对于营销来说,是有极大的套利空间的。媒体按理说应该向用户解释清楚什么是黑科技,但这一任务目前看来繁重无比,执意去做的话吃力不讨好,也就没人去做了。
小米5是小米身处增速放缓颓势中的一剂强心针,发布后进行大规模营销攻势,或许有机会推动小米走出窘境。问题在于,小米对于这种另类营销的依赖太过强了,从小米1到小米5,其营销方式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绝少改变。不清楚被人们称作耍猴的小米心里会怎么想,单说这种营销方式能否继续奏效,能否迎合不断变换的未来?
华为手机在去年增长了40%以上,这个增速是同期小米的好几倍,2016年登顶出货量第一的王座指日可待,这种状况应该可以算是响给小米的一记警钟。虽然余承东也喜欢搞噱头,但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却是真实存在的成绩,营销只是边角料,不是主菜。
一个品牌可以成于营销,却更容易毁于营销,可以用过度营销结识用户,却不能用过度营销亲近用户,那无异于自寻死路。或许,黄牛团队才是小米真正的黑科技吧。(本文整理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