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正劲爆的黑科技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 发布时间:2016-06-27 15:37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奇的产品在我们身边出现,也有很多熟悉的东西慢慢地变换了新模样,近几年像是 VR、AR、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出现就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新奇的世界还不仅如此,很多创意和功能都闪瞎人眼的黑科技也相应诞生,高大上指数爆表。如果你平时对这些东西不感冒,那这次就是个好机会拓展一下你的眼界,让你知道所谓的黑科技,到底能够有多“黑”。

  【初级黑:标准技术+特殊材质】

  摔不烂之5层材料打造的硬屏幕——摩托罗拉

  硬手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诺基亚!诺基亚系列的硬度是手机中的佼佼者,不过它被收购之后我们就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神器了。于是摩托罗拉就想要取代它的位置,便以去年7月发布的旗舰机Moto X Style为原型,定制了一款全新的Droid Turbo 2,其卖点就在于那块坚硬耐摔的屏幕。

  摩托罗拉采用了一项名为Shatter Shield的专利技术,用5层材料去制造手机的屏幕,其中就包括了柔性十足的AMOLED屏,能够在收到冲击时起到缓冲作用,另外还有铝制的盖板作为坚硬的后盾。种种材料的武装虽然不能说是刀枪不入,但应付摔摔砸砸的情况还是很是绰绰有余的。智能机都能这么耐摔,没想到吧?

  曲面最高境界之可对折手机——三星

  现在市面上以曲面屏幕为亮点的手机不在少数,而三星则把这个屏幕弯曲的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可对折!早在去年的MWC大会上三星就透露过在开发可对折手机这么一回事,并且当时就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虽然直到现在其真身还没有曝光,但从官方透露的参数信息来看,手机的大致设计方向是已经确定好了的,接下来就只剩花时间去测试和调整了。

  由于需要拥有对折功能,因此手机的屏幕必须采用柔性屏,改良版的AMOLED屏应该是很好的候选。据说手机屏幕在对折时还能像书页一般自动显示不同的内容,也不会搭载可替换电池,那就可以猜想手机整体的重量和厚度应该会偏向较轻较薄一类。本以为21世纪把手机做成“卡片化”的想法还是天方夜谭,如今看来是技术进步得有点快啊。

  【中级黑:简易原理+高端技术】

  智能手表之感知你所触碰——迪士尼

  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迪士尼研究所技术人员所组成的团队研发了这么一项功能——EM-Sense,能够用智能手表去感知用户所触碰的电器(必须是通电工作的),比如平板电脑、冰箱、烤箱等。它不像扫描仪需要用摄像头去对物体进行扫描从而分析出它的类别功能,甚至都不用直接接触,难道这是用了某种特异功能?当然不是。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智能表上加了一套简便的无线电设备,能够接收到电磁辐射信号(通电电器才能发出)。它利用人体的导电性,在人接触到这些发射电磁辐射物体的时候对其进行接收,过滤掉其它多余辐射的影响,积累数据后计算得出你所触摸的物品。

  虽然功能很神奇,但其实也有些然并卵,视力没有障碍的人摸到什么自己是分辨得出来的,而手表又没有带语音提醒功能,盲人即使想用它来监测也没办法看数据。但官方是想用这个功能改变人与电器的交互,比如触摸到办公室的门锁时会弹出一天行程安排的摘要,触摸到打印机时会提示打印完成还需要多少时间。如果你是个智能表的重度用户,或许它会帮得上忙。

  AR 输入之手腕虚拟键盘——NEC

  AR(增强现实技术)是指在现实景象上叠加显示各种数字信息,像《进入权》、《口袋妖怪GO》等游戏就是最好的代表,但它们还只是停留在“纯显示”的早期阶段。最近日本NEC就开发了一套AR软件,将其同时配合眼镜型和手表型设备使用,即可实现虚拟键盘输入。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就是指不佩戴键盘装置,即使在用户自己的手腕上点击也同样可以输入,感觉上和科幻电影里面常出现的镜头非常相似。

  感觉挺先进,其实原理也不复杂,简单来说用户在佩戴智能眼镜的情况下看智能手表,加上AR技术的话就能看到手腕上出现一个虚拟键盘。这时候用手指去点击键盘,眼镜的摄像头就会确认你触碰了哪个键并通过智能表感应手腕的轻微震动来完成输入。NEC主要想在工厂和医疗领域拓展这个技术,让工作人员在携带有限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完成各种数据的记录和输入,提高记录的准确率和工作的效率。

  【高级黑:复杂原理+高端技术+特殊材质】

  AR之Hololens全息投影——微软

  全息投影在科幻大片中常能见到,虽然是用CG制作,但相信不久之后微软的Hololens技术也能让我们都切实体会一番。它的主体是一个头戴式装置,以AR显示作为主要功能,将现实世界中的物品与虚拟物体相结合,打造一个夹杂于二次元和三次元的虚拟全息影像。早前展示的概念影片虽然有用户与虚拟物体交互的片段,但这个功能还没能融合进去,必须借助外来硬件才能实现。

  将虚拟物体、图像以全息投影形式呈现是人们很早以前就追求的一门技术。虽然目前还未发展到理想阶段,设备也相当昂贵,但微软起了个好头,后续的发展就不再遥远了。

  虚拟交互之无人机物理触摸——皇后大学团队

  Hololens的虚拟投影需要借助眼镜并且无法直接触摸,而皇后大学团队的BitDrone系统则是借助无人机的力量实现触摸虚拟事物的想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与虚拟投影的互动无非是像使用平板电脑那样进行拖动,点击,而他们的系统就是让无人机来担当“被拖动模块”的作用。

  无人机上装载了LED模块、显示屏、3D打印框、摄像头、手机电路板等组件,并且能够追踪用户手部的移动和接触。当用户点击了其中一个无人机上的屏幕功能时,其它无人机就会做出“打开文件夹”、“浏览内容”、“变换位置”的移动和切换屏幕显示,让人有种接触虚拟事物的感觉。当然这其实就是与几个会飞的显示屏做点击交互作用,与理想中的全息投影交互还有段距离呢。

  手机双面显示屏——读者数码

  这是那部来自战斗民族的手机?NONONO!

  2014年APCE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送给习大大一部俄罗斯本土手机,就是YotaPhone,顿时引爆网络!这款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两个屏幕。正面搭配的是一块正常的AMOLED显示屏,其背面采用的是一块和电纸书相同的超低功耗E-Link墨水屏,可以显示用户自定义的内容,例如天气、股票信息、新闻等,当然用户也可以用其进行阅读电子书。但对于国内用户来说,YotaPhone配置并不高,价格也不是那么亲民,并且受限于谷歌服务等问题,YotaPhone国内的兼容性也很差。相比来说,同样拥有电子墨水瓶的读者数码DZS2手机不仅拥有正统的国产血脉,系统优化也是完完全全做好了本土化,比起YotaPhone来说确实要实用不少。

  真·神灯之智能眼罩——神灯

  市面上有许多监测睡眠的产品,但是能够做到改善睡眠、智能唤醒、甚至控制梦境的可就没几个了,而神灯眼罩就主打这几门逆天技术。首先它可以实时监控脑电波,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反向刺激和诱导,使人的大脑释放深度睡眠的δ波,从而进入熟睡状态。人在深层睡眠时被唤醒会感觉非常难受,但如果是在睡眠的REM层(可以理解为浅层睡眠)就比较容易唤醒,而且也比较清醒。因此要叫醒用户的时候也只要监控脑电波指数,先刺激大脑进入浅层睡眠状态,再唤醒即可。

  控制梦境的说法就比较玄乎,甚至有点像《盗梦空间》了,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讲也是能实现的。在人睡眠的REM阶段(快速眼动)潜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意识位于大脑深层,这时候只要通过脑电波刺激,就能让潜意识和意识处于相近水平,让用户察觉得到自己是在做梦,从而尝试主导梦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所谓的“清明梦”。(本文整理自网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