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想法子弄点好吃的。那时候,所谓好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吃点肉。有好吃的首先要记住祖先,要先献给祖先——祭祀。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很小的一块,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表示表示而已。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块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打牙祭”还有一层意思,切一小块肉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回,而那时能吃上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是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霍君荐自《燕赵老年报》)
责编:我不是雨果
□阎泽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