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公交车时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之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挪一挪,里面还有空间。当挤上去以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我们会虚张声势地说,挤死人了,实在挪不动了,你们等下一辆车吧,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
我们上车之前与上车之后的变脸,其实无他,所处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罢了,一旦自己占据了社会的有利地位,垄断了社会资源,混成了成功人士,爬进了精英圈子,就会本能地有一种抬高门槛,减少竞争,保护既得利益的冲动。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社会就能从林林总总的现象中找到很多的例证。比如说官场里,甲官员觉得乙官员会对自己构成升迁的威胁,就会想方设法打压排斥对方。比如在经济领域,垄断企业害怕其他企业来分一杯羹,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挤压对手。比如在文艺圈子,名导演、名作家对青年导演、青年作家的压制也不少见……这都是属于自己挤上了车,不希望别人再挤上来,抢自己的“空间”的思想,毕竟,与人争食,哪里比得上自己独食!
赶着时间上班的车下人多半不会相信车上人的话。车上的人想排斥竞争,但是车下的人还是拼命挤上来,车上的人也只能极不情愿地退缩,共同忍受臭汗、憋闷,心情不畅的一段行程。
显然,要使它回归正常的行驶路线,只能还原公共汽车的“公共”面目,这就要对操纵“公交车”的人有某种制约。
(曾保民荐自《时代青年》)
责编:我不是雨果
□廖保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