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如此关心王宝强“离婚门”?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王宝强,离婚
  • 发布时间:2016-10-26 11:50

  王宝强“离婚门”,自爆发以来维持着异乎寻常的热度,可以说是今年以来最受舆论关注的一次事件,这一现象连英国BBC都注意到,专门撰文讨论为何这次事件影响巨大。一些媒体对此现象看不惯,甚至质问“王宝强事件占据头条,难道比奥运会还重要吗?”事实上,国人这次如此关心王宝强事件,是有深刻原因的,而且这种全民关注也未尝不是好事。

  【王宝强的高知名度、爆料刺激、八卦心理,不能完全解释这次事件的高关注度】

  自八月中旬王宝强微博发布离婚声明以来,这次王宝强“离婚门”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其掀起的猛烈的舆论浪潮,可以说,只要是有中国人、有网络的地方,就有人在热议这起事件。用数据来说就是,微博上#王宝强离婚#这一标签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70亿,各大知名网站客户端相关稿件动辄十数万跟帖量,关注度不仅碾压今年其他所有的娱乐八卦新闻,甚至还高过上半年的疫苗事件这样的公共话题。

  对于这一现象,已经有不少人表示不满了,有媒体表示“王宝强事件占据头条,难道比奥运会还重要吗?”呼吁“大家都醒醒吧,关注一下奥运会,多在网上为奥运健儿助威加油吧”。而环球时报社评则辩护称,中国人“审丑”劲头高跟西方社会是一样的,但也不免抱怨相比起西方媒体都在热议的奥运会上秦凯向何姿求婚一幕,王宝强“离婚门”所引发的过量关注让其“耿耿于怀”。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这次王宝强“离婚门”确实有很多引爆舆论的要素——王宝强本人的知名度,王宝强离婚声明反映的事件性质和直白态度,后续引发关注的各种真假难辨的爆料,以及最近法院开庭审理等等。但仅此而已的话,似乎还解释不了这起事件的火爆程度——有网友自称“半夜都睡不着抱着手机骂人”、有网友称“平时不关心八卦但追这件事一连追着刷新了好几天”——真的就有这么夸张。

  显然,这一舆论传播现象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大众心中的“现代潘金莲事件”所引发的婚姻忧虑、道德忧虑,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深入观察网友们的言论,很容易发现大众舆论的焦点并不是在探求真相或八卦脑洞,也不是讨论谁对谁错,更不是讨论什么不门当户对、侵犯隐私等——最多数的一种舆论就是在“骂”,骂马蓉、骂宋喆,骂“奸夫淫妇”,许多点赞数很高的跟帖干脆就是“骂马蓉骂了一天,累了,求个赞”,然后就得到了数千上万的赞。在经过数天的“优胜劣汰”后,目前比较统一的舆论看法是,马蓉是“现代版潘金莲”,甚至认为马蓉比潘金莲还要坏。王宝强离婚事件背后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呢?但不管怎么说,“怒斥马金莲”就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舆论。

  这种看法的形成必然与当代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有关,那就是深刻的婚姻忧虑、道德忧虑。王宝强指责马蓉的那几个字“背叛婚姻、破坏家庭”,可以说是插到了许多国人的心窝里,许多人目睹过这种现象,一些人则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配偶身上。千万不要以为这种万众一辞的讨伐、怒骂“现代潘金莲”现象说明这个社会正气足、三观正,这恰恰说明人们对此现象的泛滥极度不满,愤慨社会对这种“不忠诚”乃至“欺骗背叛”无能为力。还记得“小悦悦事件”吗?视频一出来全国都在骂路人冷血,不就是因为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见义勇为太少、见死不救太多的缘故吗?

  而具体到这次王宝强的事件上,由于“傻根”一贯以来的纯朴、正直形象,以及马宋二人的龌龊恶劣行径,人们对此的怒气迅速达到了顶峰乃至迅速把马蓉和“现代潘金莲”划起等号,大有“天下之恶皆归焉”的势头。当然,这也部分渗杂了两性对立的一些因素。不过,如果是一个形象良好的女明星遭遇渣男欺骗背叛,相信结果也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不聊八卦,王宝强事件一出天天关心得睡不着了。很多人上网发帖表示心塞,气愤。相信存在这样心态的网友绝不在少数。

  【调查和事实数据都说明,人们对婚姻出轨、不忠的忧虑普遍加深,是有理由的】

  婚姻出轨,遭遇背叛和欺骗,肯定不是在中国才成为问题。有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全世界都很流行,像美剧近年来有《婚外情事》,日本则有《昼颜》。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所以问题显得尤其严重。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婚姻,追求更好相处的伴侣,但父母、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压力使得青年人在首次婚姻中未必就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婚姻市场上很多人动机不纯,有些人追求真爱,有些人钱财、地位,“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已婚男女对结婚感到后悔,并且承认有过出轨的行为,背叛了结婚时的誓言。

  不仅是调查数据反映了婚姻危机、婚姻忧虑的加剧,官方统计数据同样也反应了愈加严峻的事实。中国的离婚率连涨了三十余年,而这几年的情况并没有好转——2012年全国办理离婚的数量为310.4万对,2015年已经增长到384.1万对,而登记结婚数量却从1326.6万对减少1224.7万对,呈此消彼长之势;而大城市这种情况更为严峻,北京2012年办理离婚的数量约为3.8万对,结婚数量为17.4万对,而2015年离婚数量暴涨到7.3万对,已经接近结婚数量16.6万对的一半了。并且,2012年时中国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日韩,现在更是直奔美国而去了。

  【大众舆论谴责“现代潘金莲”,怜悯“傻根”,并不一定是坏事】

  追讨谴责马宋二人龌龊奸情,至少反映出人们的主流愿望还是珍视家庭、婚姻的价值,反映出主流呼声依然是反对欺骗、反对不忠。要是人们对这类事件已经充耳不闻、习以为常,那反倒说明婚姻崩溃、背叛出轨的趋势已经难以挽回了。众口一词对“现代潘金莲”的唾骂,至少能让潜在单方面背叛婚姻的男男女女感到道德上的压力,让婚变能够变得相对不那么恶劣、让出轨变得不那么理直气壮。骂声也能够让人们更加警醒,把和婚姻有关的财务安排变得更加谨慎。

  王宝强“离婚门”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与目前国人的婚姻状况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文摘自腾讯评论,有删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