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比黄金升值陕,比股票风险低”的人民币收藏,在如今楼市被调控、股市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开始受到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但,有高收益就有高风险,人民币收藏也是一潭不浅的湖水,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经验,如果不懂“行规”盲目跟风,只怕是“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人民币拥有其他收藏品无法比拟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其门槛低、入门快、发行权威并日-赝品较少,所以有个广泛流传的说法——“人民币是收藏品之王”。但和其他任何投资一样,有人欢喜就会有人优。《钱经》专访人民币收藏“大佬”陈玮建,这位单靠人民币收藏就已收入过亿元的资深藏家,为大家揭秘这个行当里的“潜规则”。
这5条让你摸清人民币收藏规律
与庄共舞
当一套人民币退出流通之后,前几套就会升值,这是正常规律;而同一套人民币在短时问内频繁波动,就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和其他投资领域一样,在钱币收藏市场中起重大作用的仍是庄家和大户。“比如说,一个品种发行了1万套,如果有人掌握了1000套,那么他就算是庄家了。”
庄家往往会采取编造故事、抬高价格、大量抛售等手段来达到操控市场的目的,将风险转移到散户身上,这些在高位上接手的散户,要么“跳楼、割肉”,要么被逼成“地下工作者”等待着市场“消化”这虚高的介格,而庄稼等到价位进入低谷,再反手建仓。
例如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香港),面值100港元,今年2月份发行,发行之初被期货炒作到1500元人民币,如今却只有600元上下;而1997年香港回归时,正逢人民币收藏市场出现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从而加大了收藏者的投资冲动,不惜在高位接盘,而当时被炒到200多元一张的香港回归普通流通纪念币(而值20元),目前市价仅21元。
“金牌”才有收藏价值
人民币藏品可分为收藏品级别、投资品级别、礼品级别,市场上通过礼品公司或电视购物出售的人民币都达不到投资品级别和收藏品级别,虽然在外行看来,只有很小的差别,但在内行看来最多算是高级礼品。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藏价值,但其他的藏品可能已经升值5倍,而这些藏品才升值50%,就像奥运会,人们对金牌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银牌。
而额宜晓不宜大
任何一套人民币,一旦退出流通后,面额就只具有象征意义,真正决定其价值的是存量和市场需求。小面额人民币反而因为价位低、参与群体广、消耗量大而上涨空间较大。从之前的市场规律来看,小面额的升值潜力要远远高于大面额。
品相就是生命
陈玮建不止一次谈到“品相是人民币的生命”,有经验的买家都是从绝品、全品人手去投资的,凶为只要品相差一点,升值空间就要小很多。他的经验是,“9品”可以勉强接受,“9品”以下就拒之门外,不考虑了。
一般来说,业内把币而清洁、坚挺、未流通的全新纸币称为“挺版”;将有轻度的折痕、票角没有磨圆、票面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光泽的,称为“9品”。而哪旧只差一个等级,价格至少就要差1/3。以第三套人民币中带水印的2元钞来说,假如“挺版”的市价是1600元,那么“9品”的就只能卖1000元,如果是“5品”,卖价也就500元左右。
越特别越值钱
毫无疑问,特殊号码的人民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它不仅具有普通藏品所共有的收藏属性,还具有独特的稀缺性和趣味性。由于类型的不同,出现的概率和存量的差异,各种特殊号码的收藏价值也不尽相同。按收藏者的爱好和市场变现,收藏价值最高的是“全同号”(例如GF111111111),其次是“顺序号”(例如GF12345678),其他还有“老虎号”、“狮子号”、“豹子号”、“对称号”、“多重尾号”、“重叠号”等。
做钱币投资,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一套人民币的“币王”品种,以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币王”——“背绿水印壹角”为例,现在的市价在5万元左右,它的值钱之处就存于水印,而少了水印的“背绿壹角”也就卖4000元左右。
规避这4点让你摆脱“收藏菜鸟”
物稀就一定贵吗?
物以稀为贵,这是收藏界铁一般的定律,但必须满足4个前提:公认性、艺术性、历史代表性、群体基础。满足这4个前提的品种,当然越稀有越珍贵;离开这4个前提,就算量再少,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现在很多卖家片面地使用“物以稀为贵”这一说辞,以达到推销自己产品的目的,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比如说,齐白石的画,远比很多非著名画家的画多得多,但两者的市价仍是天壤之别,主要还是看藏品能不能得到市场的公认,“如果得不到市场的公认,炒作只能浮华一时”。
文/陈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