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米的小点心店,年销售额2387万元的秘密

  一家3平米的店面能做什么呢,日本一家面积只有一坪(约3.3平方米)的点心店,年销售额居然高达3亿日元(约2387万元人民币),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点目瞪口呆。

  这家名叫小竹的点心店位于东京吉祥寺商业街,只出售羊羹和最中两种点心。

  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个,每人限购5个,为了买到这种梦幻羊羹,许多人早上四五点就来排队,要是赶上节假日,甚至有人半夜1点就来排队,这种排队的情况居然持续了40多年。

  这家店每天上午十点营业,八点半发号,不少客人从北海道、冲绳等外地起来,只为品尝一块限量羊羹。

  羊羹是传自中国,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熬制的,因为羹汤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当羹汤冷却时会凝成固体,因方便携带而广为流传。

  后来羊羹随禅宗传至日本,由于僧人不吃肉,就用红豆与面粉或葛粉混合后蒸制,羊羹慢慢演化成为现在这种豆类制成的果冻状甜品。

  羊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红小豆煮熟、碾碎,再和砂糖和琼脂混合熬煮,然后冷却成型即可。

  这家店从来没做过广告,也没接受过采访,店面小而朴素,门前也没有停车场,但店门前排了四十年的队,年销售额3亿日元,实在让人惊叹。

  这家店有什么奥妙呢,我觉得是因为店家把制作羊羹这样的事当作毕生的事业,用心去体会,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几近于道。

  日本是一个崇尚道的国家,各行各业做到极致都可入道,比如花道,香道,茶道,道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精神。

  这家点心店的店主稻垣女士跟随父亲学习羊羹的制作,她有五个兄弟姐妹,别人都受不了她力求完美的父亲在制作羊羹中的苛刻。

  锅用炭火来烧,红小豆从北海道特别购买,砂糖选用固定的制糖工厂定制的大粒砂糖,每天一大早就要烧炭生火,天气再冷也要用冰冷刺骨的水清洗小豆,一会儿把手伸到冰冷的水中,一会把手伸到炙热的锅里,只为感受火候和温度。

  学习的过程中,不知做了多少羊羹,但每次父亲品尝后都说不行,直接丢进垃圾箱。

  然后她再不断学习和改进,慢慢就能吃出为什么每一天有细微的差异,有时候是因为火候,有时是因为清洗小豆的方法,这样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才最终做出完美的羊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稻垣女士培养三个外甥做羊羹时,年青人经常说,这次和以前的温度不一样了。

  稻垣女士说,因为四季气候有微妙的变化,煮红小豆的温度就是随当天气温而变化的,味道会因温度和湿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必须用身体感受温度的细微变化。

  她家的羊羹就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寿司一样,都把这类产品做到极致,他们是世界上最懂这个产品的人。

  这也就不难理解3平米的小店为什么能年销售3亿日元,为什么店门口每天四点就有人排队,持续了40多年。

  为什么限量150个羊羹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饥饿营销,而是对品质的追求。

  稻垣女士这样解释,一锅3公斤的红小豆,做50个羊羹,红小豆超过3公斤,就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了,每天做三锅要花十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所以一天只能卖150个羊羹。

  客人们希望能保证口味,因此能理解他们一天限量150个的原因,出于对小竹点心店的喜爱,许多客人自发成立了“小竹会“,相约一起排队,并提出一些建议。

  比如每人每天限购5个的建议就是由顾客们提出的,如果不限制,一个人一下全部买走了,后面的人就买不到了。

  这就是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都说的社群模式啊,有这么一群忠实的顾客,自发组成社群,给企业提建议,帮企业宣传,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更让人尊敬的是,这家店还承担起社会责任,他们10%的员工是残障者,点心中饱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和温情,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吧。

  被许多企业家和产品经理人景仰的乔布斯,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小竹点心店的稻垣女士,都有共同的品质,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

  希望我们都能有所领悟,不要抱怨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苛刻,哪怕你只有一家三平米的小店,只卖羊羹和最中两种产品,一样能取得惊人的销售业绩,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文/小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