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对比测评:道阻且长,砥砺前行

经历多少困难和险阻,就能感受多少光荣与梦想。

1936 年,美国诞生了一本日后被誉为消费者运动“神祗一样存在”的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他们通过独立客观的对比测试,揭开了许多商品广告背后的真相,通过测试数据告诉消费者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给消费者科学的消费指引和产品选购参考。

77 年后的 2013 年,中国《消费者报道》创刊,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专注于商品及服务对比测试的媒体。在创立之初,就定下了独立、客观、专业的原则,并提出了“做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引领者”的口号。

2013 年 4 月,在经历了寻找合作检测机构屡屡碰壁,编辑记者采访屡屡受阻之后, 《消费者报道》创刊号发布第一个测试报告——7大国内外品牌奶粉测试报告。这也是国内第一份(民间性)针对奶粉的对比测试报告。

在创刊号上,《消费者报道》同时发布了 9 品牌白酒测评报告,本刊测评预告一经微博发布,即引起了国内酒企的注意和反馈,这些反馈大部分是正面的,但也有个别企业在内容刊发之前质问我们意欲何为,是谁赋予我们权利发布有关食品的检测报告。

2013 年 5 月,《消费者报道》发布了 9 款凉茶测评报告,时值加多宝和王老吉两家企业交战如火如荼,双方广告宣传和炒作长篇累牍。本刊通过功能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测试,揭示凉茶的真实祛火功效高低,及宣传中存在的不实问题。报告发布之后,某个品牌凉茶在本刊官方微博上派出了大量水军,攻击漫骂。

2014 年 6 月,《消费者报道》发布 10 款祛痘产品测试报告,其中某品牌检出违禁抗生素含量超标 410 倍, 测试报告发布后,该企业祛痘产品生产线被食药监局部门要求关闭停止生产。

2016 年 2 月,《消费者报道》发布了 15 款坚果测试报告,其中发现三只松鼠瓜子甜蜜素超标,报告发布之后,三只松鼠紧急下架该款产品,并向消费者致歉,待产品检测合格之后才重新上架该产品。

2016 年 1 月及 2017 年 1 月,《消费者报道》分别发布 15 款酸奶测试报告和21 款酱油测试报告,指出乳酸菌存活量低,糖份高,营养价值存疑 ;酱油中可疑致癌物含量有高低,企业应提升生产工艺。

这两份测试报告发布后,引来了一些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围攻”,纷纷发布声明指本刊“抹黑”行业,但对于测试数据的回应却避而不谈。

……

四年多来,《消费者报道》通过对比测试,揭穿了诸多谎言和不实宣传,比如核桃露补脑、香烟低焦油含量低危害、蜂蜜造假,婴儿水、乳酸菌饮料、儿童酱油、儿童补钙产品,在行业内和消费者中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四年来,《消费者报道》也通过对比测试数据破除了国产奶粉不如国外奶粉,千滚水致癌、方便面致癌等不实传言或谣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四年多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阻扰,但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客观、专业的原则,坚定站在消费者立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道路上,希望我们一起同往。第三方对比测评:道阻且长,砥砺前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