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资本游戏下,消费者要盯紧押金

共享单车将“共享经济”的概念引爆,连带着充电宝迅速成为投资者的着眼点。聚美优品注资 3亿元至深圳街电并持有 60% 股份。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认为,共享充电宝是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聚美优品对该项目的投资无上限,未来 3 个月将继续注入几十亿元资金。

看好共享充电宝的也不止聚美一家,主打小机柜模式的充电宝分时租赁平台“非常电”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共享充电企业“Hi 电”获近亿元 A 轮融资,小电科技完成 B 轮 3.5 亿元融资。有趣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对共享充电宝不屑一顾,更是高调表态 :“要是能成我吃翔。”共享充电宝究竟有没有前景,它对于消费者的生活影响真有这么大吗?

用户需求与机动性成共享充电宝两大难题共享充电宝,它很大程度依赖于用户手上的智能设备,尤其是手机。随着手机往大容量电池和快充方向发展,加上小米以低价姿态闯入,移动电源市场可谓一夜入冬。

对于室内用户,90% 的人都会使用充电器,或者干脆用电脑的 USB 口充电。对于室外用户,考虑到自购充电宝价格不高、足够便携而且不存在易丢失的问题,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备。

真正需要共享充电宝往往是那些长时间在外无法充电或者不方便携带移动电源的人,但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较低。而且共享充电宝往往只出现在特定场所,比如酒店、医院、餐厅等,远远没有共享单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机动性高。即便用户能异地归还充电宝也不可能像共享单车随用随停般方便。这种使用方式上的差别成为了充电宝融入“共享”中的自然劣势。

“醉翁”之意不在租金

“来电科技”南京合伙人曾公开表示 :“目前南京 100 多台柜机每天的租借频次大概在 1000 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只有 1000 元。营收主要还是依靠超时租赁费和数据线的售卖。”

虽然租金微薄,难以成为盈利途径,但在 2017年 3 月底到 4 月初,20 多家机构进入共享充电宝市场,8 家公司获得总金额高达 3 亿元的融资。显然,投资方对于共享充电宝的理解不仅仅在于租金。部分大型充电宝柜机都是有屏幕的,而且它们一般被放置于公众场所,这块屏幕本身是有广告价值的。其次,部分共享充电宝是不提供数据线的,这种“捆绑”销售使得柜机成为了一台无人值守的自动售货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资本游戏。创业者先把公司成立,把概念推销给投资人,让投资人一轮轮进入,使得估值不断提升。对于创业者和前期投资人,它们完全占据有利地位,甚至是获利全身而退。

救急可以,盯紧押金

考虑到共享充电宝更多是扮演救急者的角色,对消费者来说,押金与公司资质应该是他们首要关注的点,甚至要比使用体验和单次租金更重要,因为押金是直接落在创业公司手里的。

很多人为了方便下次租用,是不会即时退回押金的。这样就会形成类似于共享单车的一个资金沉淀。而一旦烧钱难以为继,创业公司选择撤退,这个押金或许就很难追回了。

既然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共享单车,笔者建议消费者不妨用完即时选择退还押金,不要为了方便把押金长期搁置,否则有可能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