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无人区
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有一块被各国学者称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这里便是可可西里无人区,也是世界第三大无人区,和羌塘、罗布泊以及阿尔金山并称“中国四大无人区”,这里环境恶劣,天气复杂多变,自然地貌从荒漠跨越到了高海拔的严寒地带,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人类鲜有涉足。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 -4.10C,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 -10.00C( 推算值 ),最低气温 -46.40C,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更替呈现出了“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等不同的地貌特征。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分布较广,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可可西里地势高峻,空气稀薄,气压偏低,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之路
藏羚羊被称之为高原精灵。千百年来,藏羚羊与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等生灵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是可可西里无人区真正的主人。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盗猎分子在皮毛交易的暴利面前,对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进行疯狂猎杀,导致藏羚羊的数量从此前的 20 多万只锐减到不足 2 万只。
1991 年,时任治多县委副书记兼西部工委书记的杰桑·索南达杰在条件艰苦、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带领“野牦牛队”开展巡山12次、深入腹地 9 次,设卡 20 次堵截、抓捕盗猎分子 35 人,缴获小口径步枪 13 支、藏羚羊皮 2425 张,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保护了可可西里。然而 1994 年,杰桑·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太阳湖畔抓捕盗猎分子时中弹牺牲,年仅 40 岁。如今,每次在海拔 4768米的昆仑山口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前路过时,巡山队员们都会特意下车向他的塑像献哈达、敬青稞酒、向空中抛撒象征吉祥的风马旗。陆川导演执导的著名西部电影《可可西里》的主角人物“日泰”正是以杰桑·索南达杰为原型塑造的。1996 年,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成立。第二年,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 年至今的十几年里,可可西里再没有响起枪声,境内藏羚羊数量较以往大幅恢复。昔日满目疮痍的盗猎之地,如今恢复了它高原物种基因库的身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