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19 17:18
试车 之 前, 我 们 先 来 聊 聊 缘 起。GT 车 系 是Mercedes-AMG 子品牌独立后的首款力作,秉持着纯种跑车的框架打造,大胆的将对手指向Porsche 911。
而在 AMG 成立 50 周年的庆典现场,原厂带来了一份鲜猛的礼物 :AMG GT R,无庸置疑,这是GT 车系的终极版本,更带种的挂上了“R”字号。“Beast of the Green Hell”,一袭消光绿涂装说明这是经过绿色地狱“纽博格林赛道”试炼的猛兽,710.92单圈成绩也算是量产 FR 性能车款中的佼佼者。
以数据表现来说,AMG GT R 确实做到了跑车级别中的极致。相比 AMG GT S 的 510hp66.3kgm动力再向上提升到 585hp71.4kgm,0~100kmh 加速快了 0.2 秒,还有竞技化底盘、更宽的轮距、先进的主动式空气力学等齐全配套,这些海量的新技术容我后面再提,有求知欲的读者们建议还是去 Google或百度比较快。
因为无论多么详尽的介绍,你都不会了解 AMGGT R 在赛道上吞噬路面的能力。
在台湾屏东大鹏湾赛车场四时如夏的艳阳下,我戴上安全帽,用很别扭的姿势钻进 AMG GT R 的驾驶舱,AMG 赛车椅紧紧的簇拥着我。挂上红色的安全带、启动发动机,轰的一声八个汽缸同时苏醒,低沉、频率饱满的排气声浪直冲脑门,这距离感近得有些不真实,我甚至不太相信此刻还在 Comfort模式下。
用不顺手的迷你排杆打入 D 挡,AMG GT R 驶出 Pit,也逐渐紧绷了我的神经。要知道对于大鹏湾这样狭小的赛道来说,逼近 600 匹马力的猛兽肯定不是合适的,除了多弯,这里也几乎没有缓冲区可言,路面状况更是令人堪忧。
但进入二号弯后我早已迫不及待的切换到Race 模式并开始加速,毕竟这是 GT R,又在赛车场上,还是尽情的放肆吧!
必须承认在这个阶段 AMG GT R 还算是蛮舒适的,虽然路面的跳动传递清晰,传递到车内后的震荡频率却不那么恼人,只是车尾的声浪活像是台GT3 赛车般令人震慑。
出弯后我补足油门,一瞬间还是有些涡轮迟滞,随后 M177 4.0L V8 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强大动力排山倒海而来,伴随着愈加狂放的声浪一眨眼就到了进弯点。重刹、切入弯心,前 402mm、后 360mm的陶瓷复合刹车很快将车辆稳住,这时加宽的车轮轴狠狠抓牢路面,后轴转向的安全感打消了车尾的浮躁,也弥补长车头的指向性。我会说 AMG GT R虽不像 MR 超跑如陀螺仪那样慎密、精准,在中高速弯道中倒也是刀切豆腐般的犀利。
过了全场最低速的五号弯后,是让我紧张的高速左弯,还记得 2016 年有辆 CEC 耐久赛的 BMWM3 厂车就是在这打滑失控。然而此时,在满脑子沸腾的血液与好奇心驱使下,我轻含着一点刹车后以130kmh 的车速抛入弯中,瞬间的重心转移前轮开始不堪负荷,为了避免推头的现象发生,我开始以和缓的补油保持平衡。然而 APEX 点是顺利挺过了,AMG GT R强劲的低扭却开始带着我侧向甩离弯心,瞬间循迹系统介入切断动力,止住了后轮的滑移,也暂缓了我飙涨的紧张情绪。
恢复镇定后前车开始离我远去,退挡、补油,AMG GT R 很快地回到节奏上,这时我开始熟悉车辆极限,也更细腻驾驭这猛爆的动力。
赛道的后段是连续中低速弯,对于第一次驾驶的车辆来说,挡位判断是影响车速的绝对关键。只是这台重新调校后的 Speedshift DCT 7 速双离合器变速箱传递效率和换挡速度都如赛车般直接,弯中的挡位容错性也相对充裕。而在连续的重心转移下更会感受到 AMG GT R 前 47.3、后 52.7 均衡的配重表现,同时后轴的差速器尽可能保持锁定效果,比 AMG GT S 减轻 90kg 的车重与高速状态下降40mm 的主动式空力套件带我利落拖弯,更给足了驾驶安定感。
于是我开始转动神奇的招牌黄色旋钮,这是来自 AMG GT3 上的九段可调式牵引力控制器,在循迹系统关闭的状态下,AMG GT R 可以借着电子差速器电脑程序的侦测、运算调节循迹系统的介入程度。我从第一段开始尝试,坦白说每一阶的感受区别并不大,不过当转到第三段时车辆开始逐渐摆脱循迹系统的枷锁。只要操控得宜,每次出弯能允许车尾轻微滑移,出弯时油门的踩踏也更为直接。
摆脱最后的飞机弯进入大直线前,我再次感受到车尾向外滑出,只是这次没有突破车辆极限,动态的转移变得线性、自然。轻微的反打修正指向后全油门冲刺,排气管开启阀门全力咆哮,伴随着转速表指针迅速的往 7000 转红线划去,一次又一次进挡的离合器衔接刺激着感官,同时把我死按在赛车座椅上。入弯前我再次低头偷瞄时速,在短短的大鹏湾赛道直线上AMG GT R早已冲破210kmh。
一圈又一圈,我享受着 AMG GT R 既极端又受控的性能表现,这绝对是 AMG 现今最接近赛车的产品,而且是很善于煽动驾驶情绪的那种。其实不难看出 AMG 原厂期望展现运动化水平的决心,从握上方向盘的那一刻开始,驾驶的氛围、车辆的回馈都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进入赛道后,感觉到这大概是近期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接近赛车感受的转向系统,而在众多技术加持下 AMG GT R 也展现了合乎预期的强大操控,即便是 585hp 大马力却有轨道车般的弯道极限,至于倾侧,几乎荡然无存。
当然 FR 的特性还是存在着,那一点个性、一些情绪化不知该说是讨喜还讨厌,但只要有足够的赛道驾驶经验,AMG GT R 的技术要求不会太高,也依然能开得飞快。
对于一辆倾心打造的性能旗舰来说,AMG GTR 确实坐稳了级别中的标杆,只是对于同样俯瞰众生的对手 Porsche 来说,我认为还是少了那一些气场。倘若我们假定竞品为保时捷同样赛道设定的 GT家族,在均衡性和协调面上会是最主要的差距,广义的角度你可以用所谓“人车一体”的程度形容,这些区别实在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要说遗憾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想 AMGGT R 在性能指针的道路上表现已经让人惊艳,也在Mercedes-AMG 的发展篇章中写下精彩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