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下到线上国内外大牌争抢“衣橱”

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全球人见证了中国航天员穿着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上天,不禁对中国纺织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叹为观止。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纺织更是应用到了航天器电池板以及人造血管等不再限于穿着的众多领域。

在进入 2000 年这一历史时刻,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为中国纺织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一扇大门。十年间,中国纺织服装业一直被冠以中国加入 WTO 最受益产业的标签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

加入 WTO 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奢侈品进入国内市场,它们的到来将高端奢侈品的消费概念引入中国,并在很多人心中有了具体的形态。未加入 WTO 前,我国只是一个服装加工大国。加入 WTO 后,我国已从一个服装加工大国向服装品牌大国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

2005 年 1 月 1 日,主导全球纺织品贸易长达 30 年之久的配额制度被取消,同时也意味着打开了中国纺织品自由驰骋国际市场的闸门。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体制开始全面转型。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的体制迎来了一次“转轨”。尽管在加入 WTO前中国纺织行业已经进行了“压锭分流”,然而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运作多是发生在加入 WTO之后。

有数据显示,2001 ~ 2010 年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从 530 亿美元增长到 2120 亿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 1.78 倍。其中前五年增长 1.22 倍,后五年在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下仍增长了 80%。

应该说,纺织产业在加入 WTO 后的发展,不仅仅是与众多外资品牌的“拼死”竞争,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眼下的渠道优势也受益于加入 WTO 后,外资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先期“培育”。

在这一时期,纺织业的渠道模式也开始颠覆以往。

2007 年,一种在网上卖衬衫的 B2C 模式突然走红,一个叫陈年的人迅速拷贝,创办了凡客诚品。2010 年,凡客卖出了 3000 万件衬衫,几乎是最大的传统衬衫企业、创建时间超过 30 年的雅戈尔的 5 倍多,震惊了中国服装行业。凡客的横空出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引爆了行业电商时代的到来。

在这一时期,韩都衣舍、裂帛、茵曼等电商品牌相继出现,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焦灼对垒,平台间的厮杀将消费方式引流到了互联网之上,人们在选购衣服时有了更多选择,衣橱也有了全新的体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