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杂志中,笔者为大家带来了HIFIMAN SUNDARA的测评。而今,笔者又将给大家介绍一款与HIFIMAN SUNDARA同一时期发布的最新产品—HIDIMAN ANANDA直推平板耳机,其又有什么令人期待的特点呢?
简约而又奢华
HIDIMAN ANANDA直推平板耳机(以下简称ANANDA)的官方定价为6 299元人民币,与之对应的是其大气又精致的包装—黑色人造革表皮包裹着的斜翻口盒子。这种包装盒可以被称为HIFIMAN高端耳机的标配了。在整个包装盒的表面,是一块银色背景的皮革凸起,上面印有这款耳机的名称,看上去简约而又奢华。
拉住包装盒侧边的木纹色标签,轻轻向上一提,便打开了盒子。盒子的内部除了ANANDA的本体之外,还装有3.5mm接口的耳机线、6.35mm转接头以及一本说明书。与SUNDARA一样,ANANDA的名称也来自梵文,在梵文中,ANANDA的意思是“喜悦”。那么,ANANDA这款耳机究竟能否“机如其名”呢?我们往下看。
外观经典,参数更优
首先是参数方面。ANANDA的频响范围为8Hz~55kHz,灵敏度高达103dB,但它的阻抗仅为25Ω,在这些参数的加持下,ANANDA能在兼顾音质的情况下,相对易推。据笔者测试,用普通的iPhone也能较好地推动ANANDA。此外,ANANDA的重量在同等竞品中也属于比较轻巧的,在佩戴时能做到不压头,降低累赘感,就算是外出携带也相当轻便。
其次是外观方面。在配色上,与HIFIMAN Edition X一样,ANANDA整体采用了黑色的配色,除了头梁的两个下端分别有一块银色的点缀区域之外,从头梁到左右耳麦都是黑色,让整个耳机更显沉稳气质。在头梁方面,HIFIMAN为ANANDA设计的混合结构头梁,在重量和舒适度上表现良好,长期佩戴也不会产生夹耳朵的感觉。此外,头梁与耳机腔体的金属连接部分也做了优化设计,转动起来更加灵活。
最后是技术方面。ANANDA使用了HIFIMAN的最新震膜技术—HIFIMAN NEO超纳米震膜技术,其原理是在接近纳米级厚度的薄膜的表面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导体镀层。从技术角度上来讲,更薄的震膜能带来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多的声音细节,同时,声音的失真率也更低。此外,前面提到的轻量化的设计也和震膜的扁平化密不可分。
EDX的外形,HE1000的音质
接下来就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试听。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采用了HIFIMAN的HM801作为前端与ANANDA搭配。
前面我们提到过,在外观方面,ANANDA与HIFIMAN Edition X相差无几,那么在音质方面,ANANDA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在经过试听后,笔者给出了下面的答案—ANANDA的声音与HIFIMAN Edition X比起来区别很明显,显得更脆爽和空灵。在细品之下,ANANDA与HIFIMANHE1000(以下简称HE1000)的音质表现有些相似,但也有所不同,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往下看。
首先要说的是,相比HE1000这样的顶级平板耳机,ANANDA由于主打便携性和易推性等原因,在声音表现上真要做到与其旗鼓相当还是颇有难度。不过,HE1000的优点也被ANANDA继承了不少,这点Hi-Fi音频发烧友们尽可放心。ANANDA在声音硬素质方面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在HIFIMAN SUNDARA上有人会稍嫌量感多的低频,在ANANDA这里有所收紧,听起来更加结实,更富有弹性。ANANDA的中频表现依然维持了极高的水准,与HE1000可谓是旗鼓相当。在高频方面,ANANDA的声音比较明亮,但又不会刺激耳朵,有着出色的泛音表现。在解析力方面,ANANDA在整个频段的解析力都相当惊人,对音乐细节的交代非常清楚。
ANANDA的整体声音比HE1000略微有些前移,请注意是整体前移而不是部分频段前移,人声并没有前凸,位置适当,结像也比较精准实在,在极少数复杂音乐背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齿音。
值得一提的是,ANANDA对弦乐的表现令人陶醉,既有极高的声音密度,又富有光泽,空灵感十足,对于那些追求“松香味”的发烧友,ANANDA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在声场表现方面,ANANDA的表现也比较出色,声场十分宽阔,同时又有着良好的纵深层次感。与HE1000不同的是,HE1000的声场位置比较齐平,而ANANDA则稍微抬高了一些。在声音透明程度上,ANANDA也略有提升,虽然是毫厘之间的事,但对于ANANDA来说,在兼顾外形和质量的同时,能在声音表现上继续有所提升本来就比较不容易了。
小编观点
作为HIFIMAN中高端平板耳机中的翘楚,ANANDA以更便携的体量,更易推的性能,以及更优越的声音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如果你是Hi-Fi音频的爱好者,那么这款耳机真的不容错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