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MICE 遇见垃圾分类
- 来源:旅游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热词,垃圾分类,借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0-09 23:21
毫无疑问,“垃圾分类”当仁不让成了近一个月最火的“网络热词”,也是近日上海市民的头等大事,我们在“笑话”上海人的同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们所处的行业也正急需“垃圾分类”。为什么中国要急着垃圾分类?答案所有人都知道——为了推动我国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一直认同垃圾分类的理念,但多年来一直处于“理念认同,行动滞后”的状态。于我国现阶段的 MICE 发展而言,似乎也是如此,口头上我们始终倡导“绿色会议”,但行动上往往很难真正落实。
那么发展绿色会议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 MICE 行业来说,绿色会议不是简单的“无纸化”办会,还包括采用区域和季节性的餐饮,酒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员工健康以及企业活动合规化的要求,这才是绿色会议的核心。
听起来“绿色会议”很理想化,但其实有模板可寻,国外已经有了值得借鉴的做法。近年来德国已经为会奖业摊开了绿色的地毯,据了解,德国会议促进局(GCB)已经将“实施绿色会议”作为一个主要的商业目标。目前,德国会议促进局会议已拥有 400 多名训练有素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顾问,以及拥有创新能源概念的可持续性的会议中心和酒店;同时,德国会议行业专注于季节性和地区性的食品采购,以确保对资源的经济而合理的利用。这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些启示,如同垃圾分类一样,不仅仅是前期将垃圾分完类,分类后如何处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验着全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同样,打造绿色会议,也是整个 MICE 产业链上共同协作的过程。
如今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头,进入了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当教育成本、经济成本、劳动成本等纷纷加大投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拯救环境的决心。就在上海垃圾分类开始强制实行的同一天,7 月 1 日,上海市旅游住宿业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小件”一次性日用品,目前来看,上海的游客和市内酒店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项变化。这算是打响了城市“绿色会议”的第一枪,或许我国的“绿色会议”也能进入“强制时代”。
我们也期待着,国内 MICE 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够出台,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后、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强推进力度,由点及面,由弱到强,让我国的 MICE业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