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法,培养能力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思维,计算规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6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10-0001-01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 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落实素质教育,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想就小学低段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谈点做法。
一、多让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它具有高度抽象性。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较大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操作实验,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使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感知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在实践中充分感知,才能对抽象的数学感念,计算规律和数量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而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还有两个作用①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先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面,一副画的面是长方形,一张手绢的面,一张字帖的面是正方形,再数一数这些物体的面各有几条边,并用手摸一摸这些边;当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后,可让他们用课前发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折一折,从中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再用小棒摆一摆,看怎样能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强化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对知识的形成有较深刻的体验。②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比如:每个鱼缸有 5 条鱼,3 个鱼缸有多少条鱼?一道看似简单的应用题,在解答时却使不少学生感到为难,即使列出算式的也不一定理解各部分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认清题里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可让学生动手把题意画出来,这道题的二个条件是有 5 条鱼,3 个鱼缸,学生理解后,画出 3 个圈,表示 3 个鱼缸,每个鱼缸里画 5 条鱼。问题是共有多少鱼,在 3 个圈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大括号下面写一个问号,学生画出这幅图后,即明白这道题就是求 3 个 5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总之,这种操作实验的动态认识过程,既能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多让学生说思路,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前的算术课,注重计算,学生做题只要算对了就行,现在的数学课比较重视知识概念的教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就注意了让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出解题思路和解法算理。在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会做而不会说。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机会让学生说,说什么。①说运算方法运算顺序。如教学计算题 7×5+20,可引导学生说:根据运算法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得多少?②说操作实验过程,在操作实验中帮助学生学会按操作实验顺序把操作实验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比如教学 3 的组成时,先让学生操作学具,再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左边摆 1 根,右边摆 2 根,1 和 2 组成 3(3 可以分成 1 和 2),2 和 1 组成 3(3 可以分成 2 和 1),这样,真正发挥操作实验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③说解题思路,如第三册例题,教学时应让学生讲解题思路,车上原有乘客 36 人,到胜利街车站下车 18 人,应该减去 18 人,列式,又上来 9 人,就应加上 9 人,所以现在车上有乘客人数,列式。
三、加强思维训练,发挥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一般能力和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尤为重要,而思维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和深化。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我注意到在教材中,出示例题时大多出现“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在解题方向和思路上为教师作了简明、扼要的指点,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以此为范例来规范学生的思维,避免盲目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大有好处。另外,自编应用题,口述思路等都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可利用练习的机会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辩证、综合、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第一排摆 6 个圆形,第二排摆 3 个三角形,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①圆形和三角形共有 9 个;②三角形比圆形少 3 个;③圆形比三角形多 3 个;④圆形多三角形少,把圆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三角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圆形比三角形多的;⑤圆形是三角形的 2 倍,这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开拓了说的思路,而且训练了思维的广阔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更多的应该是通过有效的训练,培养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发展智力,使我们的学生都变得聪明,富有智慧,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梁 梅 简阳市实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