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众音乐文化,中学音乐,教育资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8
【摘要】在人类音乐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之中,大众音乐文化一度是人们枯燥乏味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大众媒体的迅速传播,大众音乐已经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学音乐教育无法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而中学生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应当充分的了解当前的大众音乐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中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好其中优秀的、有效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并培养好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大众音乐文化;中学音乐;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10-0003-01
大众音乐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它的风格多样、形式多变,在积累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它对现今的中学音乐教育有着一定的挑战,积极健康向上的大众音乐文化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消极不健康的大众音乐文化则会导致中学生走上“不归路”,让一个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而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大众音乐文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学音乐教育与大众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不竭的提升中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水平。
一、中学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现状
1、中学音乐教育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矛盾
大众音乐文化始终有着自身独特光芒,陪伴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前行。大众音乐文化是指以流行音乐为主的,带有民俗风味、地域特征等特色,传唱度高、传播度广的音乐作品。大众音乐文化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易被人们所接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今,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大众音乐的价值含量越来越高,将大众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中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在多数人的认识中,音乐课仅仅是教授唱歌的课。在如今一切以成绩论输赢的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受不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学生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也仅仅是书本上最浅显的知识,无法达到提升学生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和审美素养的目的。
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端,他们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随着中学生知识含量的不断积累,审美对象的逐渐增加,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他们对相同的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对音乐的理解也有了更多层次的理解。而音乐教育课程作为文化审美教育最便捷的传授方法,其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枯燥乏味,选取的歌曲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因此,不断优化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内容,选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音乐歌曲进行教学,成为当前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将大众音乐与中学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合适的大众文化背景的教育之路。
2、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在我国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大多以西洋曲式、古典音乐为主,民族音乐为辅,很少有用大众流行音乐进行教学的例子,老师也无法带领学生对音乐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固定化、模式单一,老师与学生之中缺少互动等诸多因素,都导致音乐教学达不到有效的课程效果。因此,老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兴趣点,去了解受欢迎的大众音乐内容,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了解音乐创作、作者背后的故事入手,展开对于这些优秀音乐作品的剖析与解读,引领学生深刻的理解作品,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措施
在大众传媒的迅速传播下,大众音乐已经渗透到了中学生的方方面面。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生活所占比重无疑是最大的。老师对学生的音乐文化审美、素质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有以下三点建议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首先,老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论素养。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是进行音乐教学的根基,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老师要增强自身的音乐技能能力。中学音乐教师通过表演示范能使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老师的表演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音乐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常见的大众音乐形态,也要去了解学生的感兴趣的音乐。在闲暇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听音乐会、看歌剧等不同方式,来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积累,将自身积累掌握的内容正确的引入课堂当中。还可以去旁听其他教师的音乐课堂,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共享各自的资源。还能共同商量探讨如何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引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日常音乐课堂搭建中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学生喜欢的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这类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以这样的方式展开音乐教学可以迅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充满热情。教师在选取插入课内容时,应该主动去关注学生们的兴趣点,了解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喜欢哪种音乐、歌手、综艺节目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近年来,各大电视台录制了许多别具特色的音乐节目,例如:“中国好声音”、“声入人心”、“歌手”,其中有些含有很深刻背景意义的歌曲,以及歌手在追求音乐道路上的经历。将这些节目中民间音乐故事和其他有名的音乐家的成长经历相对比,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们的认知共鸣。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听”和“唱”,也更能够体会其中的人生含义,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优化中学音乐教材
中学音乐教材与中学音乐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音乐教材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音乐教育中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追求新鲜感、刺激感,这样的心理让中学生更加偏向于喜爱大众流行音乐。但是音乐教材的内容缺乏吸引力,形式过于单一,仍然是以西洋曲式、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涉及流行音乐的内容太少。而即便增加了流行音乐,内容也不够新颖,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兴趣。因此,要拓宽音乐教材内容的纳入范围,利用各个学校不同的优势,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合适的音乐教材。
三、结语
在大众音乐文化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受到强烈的冲击,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中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黄金阶段,对学生们的音乐教育刻不容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大众音乐文化对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的音乐文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各主体的优势,积极采取措施与办法去应对这场改革。有效的发挥教师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正确指引作用,将大众音乐和中学音乐教育相融合,才能顺利的展开音乐文化教育。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感受经典音乐独特的魅力,切实提高他们的音乐知识积累和音乐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荣春.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6):16-16.
[2]苏晨曦.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才 智,2015(36):16-16.
[3]肖玲.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6(8):18-19.
符小焕 海南省海南屯昌思源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