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临床中药灌肠疗法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艾滋病,盆腔炎,临床诊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3-25 08:32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临床中药灌肠疗法进行分析,为提高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了 36 例艾滋病合并盆腔炎的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特征,即其患病年龄、带菌情况进行了采集。13 例采用中药灌肠疗法的为观察组,23 例未采用中药灌肠疗法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他们实行中药灌肠疗法,并对最后的治疗结果进行了记录、对比以及分析。结果 艾滋病合并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似,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呈现出高龄化发展特点。对 13 例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药灌肠疗法,使其与 23 例未使用中药灌肠疗法的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的患病年龄向高龄化发展,中药灌肠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艾滋病合并盆腔炎的治疗研究具有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盆腔炎;临床诊断;中药灌肠疗法
艾滋病属于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接触了感染者肛门、精液、生殖器、阴道分泌液、口腔、血液等都可能被感染。HIV 病毒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非常大,会造成免疫系统的功能性混乱,进而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导致患者很容易感染其他的细菌。患有盆腔炎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较急,比较重。主要是表现在阴道分泌物变化,性交疼痛等方面。除此之外,通过腹腔镜检查的时候,能够看到患者的输卵管壁水肿、充血等症状。艾滋病合并盆腔炎的情况是存在的,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患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身体的免疫系统紊乱,盆腔易发生感染。针对艾滋病合并盆腔的研究越来越多,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也逐渐丰富,中药灌肠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一定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了 2013 年 1 月到 2017 年 4 月峨山县感染 HIV 病毒患者 36例。这 36 例感染者病人经过实验室确诊感染了 HIV 病毒,且性交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出血等。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 13 例,年龄为40.5±7,5,实施中药灌肠疗法。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 23 例,年龄为43.2±8,采用临床一般疗法。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疗法,中药的成分包括了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红藤、败酱草等。将这些药熬煎成浓缩药水,将药水的温度控制在 38℃到 40℃之间。温度应当以患者的感觉适宜为主。在进行中药灌肠之前,要求患者排空大小便。护理人员需要使其侧卧位,将患者的臀部垫高三十度。选择一次性导尿管,将其润滑之后,插入患者肛门 10 ㎝—14cm,将 100ml 药液缓缓灌入到患者直肠内,灌肠的时长要在 20min,并确保在 20min 分钟内灌满。患者灌肠后,要卧床休息两个小时,为了发挥灌肠疗法的效果,建议在患者睡之前进行灌肠。
对照组仅接受临床上的疗法,即针对艾滋病采用抗感染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抗肿瘤治疗、免疫调节以及免疫重建治疗。针对患者的盆腔炎疾病则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封闭疗法、组织疗法、抗生素治疗。
1.3 统计分析
应用 SPSS 软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病年龄分布特征
患病年龄的构成比来看,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的年龄高峰在 40岁以上最多,存在向高龄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如表 1。
2.2 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临床中药灌肠疗法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艾滋病合并盆腔炎采用一般临床常见疗法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所增强,盆腔炎症得到改善,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不同的患者的反应也存在差别。艾滋病合并盆腔炎采用中药灌肠疗法的患者整体的免疫机能与未使用这一方法的对照组相比,增强的程度较高,患者的炎症得到明显改善。
3 讨论
艾滋病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盆腔炎或生殖器破损更易感染HIV 病毒。在治疗艾滋病合并盆腔炎的时候,需要结合艾滋病和盆腔炎各自的治疗手段。中药灌肠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等问题。盆腔炎的发病时间相对比较长,病情相对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了 HIV,则盆腔炎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对人体形成严重的影响。中药灌肠疗法之后,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2h,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在患者入睡之前进行灌肠。
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临床中药灌肠疗法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盆腔炎的炎症消散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艾滋病与盆腔炎之间的存在很多相同的临床特征,因此中药灌肠疗法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和盆腔炎的治疗均存在积极作用。
我国的艾滋病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因此从其传播途径来看主要包括了性行为、血液、母婴传播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盆腔炎的蔓延,需要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要杜绝无保护的性行为,要禁止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医疗活动中禁止使用未排除 HIV 阳性血液、体液、精液、组织、器官等。
同时也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艾滋病对人体的影响等。针对艾滋病合并盆腔炎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中药灌肠疗法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雯,王健,刘颖,咸庆飞,张复春.中药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 IL-2 及 IL-10mRNA 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06):824-825+836.
[2]李钦,王莉,金玉才,段俊国.中药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0):1169-1174.
[3]石学峰. 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对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卢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中药疗法治疗艾滋病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2):1884-1885.
[5]李茂清. 中国恒河猴艾滋病病证复合模型创建及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优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谢琼芬 峨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