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医生美国养老院里彰显中华传统美德

  • 来源:出国
  • 关键字:周末,华裔,感谢
  • 发布时间:2020-06-01 09:54

  近年来,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一位华裔女士就会来到纽约一家养老院看望同为华裔的张老爷子,一见到张老爷子便亲热地嘘寒问暖,张老爷子见到她则笑容满面,高兴得合不拢嘴,俩人俨然一对父女。然而养老院里了解他们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二人非亲非故,是这位华裔女士几年前的一句承诺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历经岁月洗礼,越来越亲。事情还得回溯到三年前。

  这位华裔女士名叫王丽英,是纽约华府一家诊所的医生,由于医术好、为人热情,因此在患者、尤其华人华侨患者中口碑很好,找她看病的人很多。三前年的一天下午临下班时,一位华裔姓张的中年女士慕名找到王丽英,趁下一位预约患者还没到的间隙,语气恳切地对王丽英说:“王医生,我母亲患心脏病多年,这几天病情又加重了,老人年龄大腿脚又不好,行动不方便,想请您抽时间到家里给看一看!”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王丽英。王丽英每天安排好的预约患者比较多,时间很满,她心里清楚,要去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面对张女士期待的目光,她略一沉思,随后答应:“你别着急,这样,今天预约的患者都看完了我跟你去!”

  当天傍晚看完了最后一位病人,王丽英随张女士来到她母亲家,仔细看完病后,详细说明了治疗意见,一切进行的认认真真,令张女士十分感动。看完病,王丽英了解到,张女士工作很忙,而她父亲年龄大了,难以带走路困难的母亲去医院,于是决定每个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给老人看一次病。老人的女儿和张老爷子一听喜出望外,一起连声说:“这可太感谢您了!”就这样,此后每个月王丽英都利用休息时间,到老人家给她看一次病。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人终因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辞世。老人去世后,她女儿张女士特地找到王丽英,对她一年来的帮助表示感谢,交谈中与王丽英已经很熟的张女士无意间说了一句:“母亲走了,我也很快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调到国内浙江开拓市场了,家中就剩下老父亲一个人,真不放心啊 !”说者只是一种作为女儿的忧思,但王丽英心中却为之一震:“是啊!相依相伴几十年的老伴刚走,女儿又要到外地工作了,剩下一个老爷子,孤孤零零的,日子一定很难熬!”想到此,她对张女士说:“你在外打拼不容易,放心走吧,我会代你常去看望老爷子的!”此话一出,张女士先是一愣,随后一把拉住王丽英的手,激动地说:“那可太感谢您啦!”

  不久张女士去了浙江,自她走后,王丽英便常利用周末去望张老爷子,逢年过节更是必到,每次去,王丽英都要给张老爷子做些家中可口的饭菜,买些水果等好吃的,帮张老爷子收拾收拾家,陪他聊上一两个小时。后来张老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日常生活方便住进了养老院。养老院位于市郊,虽然离王丽英家远了,但她依然像以往一样,按时去看他,并逐渐形成了规律,到了时候,即便天气不好,也一定要去。一次周末,天刚亮下起了瓢泼大雨,8 点多钟王丽英开始收拾东西要去看张老爷子,家人一看纷纷劝她:“这么大的雨,今天就别去了,改天再说吧!”王丽英看了一眼窗外的天气,回答:“不行啊,老年人最怕改变习惯,这么长时间,张老爷子已经记住了我去看他的日子,到日子便会早早等着,今天我如果不去,他心里会不舒服的!”家人看她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没用,只得眼睁睁看着她的开车消失在白茫茫的雨幕中……

  张老爷子刚住进养老院时,院里人不知情,见张老爷子大高个,王丽英个子也挺高,俩人又那么亲热,都以为王丽英是张老爷子的女儿,经常有人对张老爷子说:“您老爷子有福啊!女儿真孝顺。”张老爷子每次听了心里都美滋滋的。时间长了,当大家知道张老爷子这个 “女儿” 与他非亲非故时,都惊叹不已。

  王丽英对张老爷子的关怀非常细心、耐心,张老爷子有什么事都愿和她商量,有什么心里话也愿跟她说,特别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找她解答。张老爷子原来是位教师,住进养老院后,看书看报成了他最爱干的事,在众多书籍中,他对医疗和养生书情有独钟,每次都边看边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一个个列出问题,等王丽英来了向她请教。每次王丽英都耐心给他解答,张老爷子上了年岁,反应有些慢,王丽英总是不急不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他听懂了为止……

  如今,王丽英依然经常去看望张老爷子,他们的感情可谓不是父女,胜似父女,养老院里一些华裔老人都说:“王丽英的言行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沈黎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