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葡萄酒王国——摩尔多瓦
- 来源:出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葡萄酒,摩尔多瓦,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18 21:50
朋友,你听说过摩尔多瓦吗?我相信大多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其实,摩尔多瓦就是原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后分裂出去的一个小国。从地理位置来看,摩尔多瓦属于东南欧国家,靠近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俄罗斯。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我们的海南岛。看人口只有355万,也只与我们内地的一个小地级市相当。别看该国小,足以让摩尔多瓦引以为傲的产业就是享誉世界的葡萄酒和古老而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前不久,笔者有幸走进了这个美丽的“葡萄酒王国”。所见所闻,这个有着5,000多年的酿酒历史凝聚了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底蕴,着实让我流连忘返………
葡萄酒王国—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境内山丘绵延,终年日照充足,拥有世界上较好的黑土地。摩尔多瓦环境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西洋气旋向摩尔多瓦吹来大量湿润空气,使这里生长的赤霞珠、梅洛、霞多丽等葡萄品种都具有极高的品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摩尔多瓦葡萄酒确立了先天的优势。摩尔多瓦葡萄酒年产量达70多万吨,是法国波尔多产区的2.5倍,成为全世界较畅销的进口葡萄酒。法国波尔多和勃垦地地区每年大量进口摩尔多瓦葡萄酒。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挪威、波兰、捷克等也大量进口摩尔多瓦葡萄酒。而目前摩尔多瓦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国,是中国。所以,还没喝过摩尔多瓦葡萄酒的朋友要好好反思一下了。自古以来,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就很受欧洲贵族和名人的青睐,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尤其钟爱摩尔多瓦葡萄酒。伟大诗人普希金曾说“来自摩尔多瓦较好的葡萄酒,献给你和你挚爱的人。”
摩尔多瓦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酒窖——克里科瓦酒窖。让人惊奇的是,这个酒窖绵延120公里,深藏于于地下数十米处,需乘电瓶车参观。纵横交错的酒窖隧洞有如城市的街区,交叉路口还有红绿灯,克里科瓦酒窖号称是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博物馆。据悉,摩尔多瓦是人民在数千年前就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摩尔多瓦并是国际葡萄酒组织(OIV)的五个创始国(其余四国为: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中最古老的葡萄酒生产国,比我们熟知的如法国、意大利等的酿酒历史早了两千多年,摩尔多瓦被世人冠以“欧洲葡萄园”之美称。
摩尔多瓦人民纯朴好客,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仿佛人们像是在血液里注入了音符,只要有节奏的乐曲,男男女女都会摇摆身体,挪动舞步。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要走上街头跳舞唱歌。“舞蹈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这一说法一点不为过。摩尔多瓦的民族舞蹈热情奔放,富有诗意,又略显忧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族舞蹈“霍拉舞”、“若克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多瓦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成年男子穿白长衫和白裤子,外套呢制的西装背心,入冬穿皮坎肩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登自制皮靴,腰间束红色的、绿色的、或是蓝色的宽腰带。腰带长度一般为3米。男用腰带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妇女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衫衣,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的围裙。摩尔多瓦妇女的裙子一般用深色的纯毛面料制成。裙子上面绣有五彩几何图案。裙腰部配有窄腰带。冬季,男女均穿上自制的皮毛外套。
漫步美丽的首都—基希纳乌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就位于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中心。从高空鸟瞰,基希讷乌市好似一朵盛开的石头花,城市建筑构成了石头花的5个花瓣。基希讷乌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用纯白色的花岗岩石料建成。基希讷乌因此获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誉。
基希讷乌原名基什尼奥夫,于1466年首见记载,早期曾被斯特凡三世(大公)统治,后来归属土耳其。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正式改名为“基希讷乌”,成为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在二战期间损失严重,市内主要古建筑中仅有市中心的神圣门和东正教大教堂尚保持原貌。神圣门建于1841年,人们都称之为“基希讷乌的凯旋门”。凯旋门为石质建筑,高大雄伟,纹饰精美,是基希纳乌和摩尔多瓦的国家象征。站在总理府大楼俯瞰市中心广场,就可以看到神圣门和大教堂全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神圣门极可媲美巴黎的凯旋门!漫步在基希纳乌,游览市中心广场,参观凯旋门和大教堂,是所有来基希纳乌必有的旅游内容!闲暇之时,坐在大教堂公园一侧的露天餐厅,喝杯葡萄酒,三几好友聊聊天,是何等惬意呀!尤其是满眼美女飘过,呵呵!
神圣门背后是大教堂公园内坐落着东正教大教堂,包括大教堂和钟楼两座建筑,兴建于1836年。恰逢复活节,有幸恭听古钟楼曼妙钟声,各种大钟齐鸣,钟声交响乐旋律优美,清脆悠扬,不愧是圣音呀!摩尔多瓦总统府大楼,是一座现代化高层建筑,就位于大教堂西侧不远处。而摩尔多瓦议会大厦,典型的摩式建筑。由于二战基希纳乌损毁严重,城市现有建筑多为战后新建,距今约70多年。大部分建筑物是用当地特产的洁白石料彻成的,风格古朴,造型各异,在梧桐树和栗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雅致。
有意思的,在总理府办公大楼前,有一个简易的窝棚,里面长期住着一位抗议政府的民主斗士。警察与他和平共处,两方互不相扰,倒也相安无事!和北京一样,基希纳乌的城市规划中,列宁大街是贯穿整个城市的主干道之一,类似长安街。大街两旁,政府机关大楼、娱乐餐饮设置、公园林立。大街上奔驰的老式电车………斯特凡大公公园是基希纳乌市中心主要的散步、游玩区域。公园的大门处矗立着一尊斯特凡大公本人的塑像,建于1928年。这位中世纪的摩尔达维亚大公是摩尔多瓦强大、勇敢的历史的最好见证。记得以前曾看过一部老电影“斯特凡大公”,没想到自己也踏上斯特凡大公为之浴血奋战的土地!斯特凡大公公园内部古木参天,绿草如茵,各种雕塑、喷水池将公园装点得很浓的文化氛围。平时和周末,公园里有很多人,无拘无束地打发着时光,很是安逸!
摩尔多瓦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0%。森林中近2/3的树种是橡树,此外还有白蜡树、枥树、榉树、椴树、桦树、杨柳树、松树等。境内有1700种花卉和蕨类植物组成野生植物群。首都基希讷乌道路两边树龄几十或上百年的古树随处可见,各种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鸟类、行动迅速的松鼠在树间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摩尔多瓦不仅有喝不完的高品质葡萄酒,还以盛产美女而闻名全世界。美丽的姑娘往往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就有“美女之都”的称誉。这儿的美女有大家闺秀之美,潇洒飘逸,落落大方;有小家碧玉之俏,玲珑剔透,娇美可人;有丰盈窈窕,也有妩媚纤弱。她们身材高挑匀称,神清骨秀,举手投足之间,文静优雅,似朵朵出水芙蓉,纤尘不染。
摩尔多瓦美女也是世界各大选美舞台上的常客。摩尔多瓦美女成为新娘时,更是艳光四射。传统的摩尔多瓦婚礼,不仅美女如云,还热情四溢。
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窖——克里科瓦酒窖
摩尔多瓦是一个美妙的天堂。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在种植葡萄和酿酒,这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象征。摩尔多瓦葡萄酒是这个共和国的名片。绝对所有的摩尔多瓦葡萄酒都很棒,在国际展览会上也很成熟。它们在国外很受欢迎。摩尔多瓦葡萄酒因其优良的口感和精致的香气而受到大量贵族饮用鉴赏家的欢迎。
漫步在摩尔多瓦的乡间,会感觉置身于欧洲田园派油画的作品之中,纯净广阔的蓝天、漫山遍野的葡萄园,仿佛每一片土地都闪耀着勃勃生机。这次我专程拜访了摩尔多瓦的名叫克里科瓦的一家葡萄酒庄园,这座庄园位于距离首都基希纳乌半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对外开放,也配有专门的导游向游人讲解。不过,导游团分为不同的语种,因此,如果来这个酒庄并且需要导游,那么就需要先咨询预定好导游团。
克里科瓦酒庄有一个大的地下酒窖,存酒、制酒都在地下操作。这个酒窖始建于15世纪,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酒窖,大概有120公里长,100米深,有几百年的历史,集古迹与技术于一体,吸引了全世界各地区的人慕名而来。地下酒窖温度很低,由于面积很大且错综复杂,一到地下就如同到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所以需要开车前往参观。一路参观过去,道路的两边放满了储存各种葡萄酒的酒桶,酒桶中存储着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有的葡萄酒年份极高,在参观途中,我还看到了1902年的存酒。除了当地产的葡萄酒在这里储存之外,还会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酒放在这里储存,甚至还有很多国家元首在这里藏酒,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和葡萄牙总统等。
除了参观之外,还会为参观者放一部影片,介绍这里葡萄酒的历史、品种、生产等等。在放映时,会给每一位参观者提供一杯香槟酒品尝。参观完葡萄酒的存储,我们还来到葡萄酒制作间,参观制酒的场所、机器,这次的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整个酒窖中还有很多房间被设置成私人会所,很多名流喜欢来到这里,品酒、参观。到了品尝环节,我被分到一个蓝色海洋主题的房间,房间里设置着各种海洋的元素,精美至极。在品酒前,酒窖会提供类似于我们的“下酒菜”,有肉,有芝士、有奶酪等等。导游细致地为我们介绍每一款酒,介绍完毕之后,拿出相应的一瓶酒为我们斟杯,当时与我一起品酒的参观者有五位,于是,五个人需要喝一瓶酒。每一款酒的口味都有差异,每一款酒品起来味道都很独特,我们一共品了七款酒,两款香槟酒、两款白葡萄酒、三款红葡萄酒,这样一来,其实量还是蛮大的。品酒时,如果觉得很心仪,不妨买几瓶带走。这里的葡萄酒价格便宜,口味鲜美,真是物美价廉。
摩尔多瓦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旅行地,餐馆地下酒窖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如果你对摩尔多瓦感兴趣,对葡萄酒很好奇,不如来摩尔多瓦走一走、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