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五分钟的与﹃市﹄隔绝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厦门,特产摊,上山
  • 发布时间:2020-11-23 17:28

  厦门做为一个小岛,长久以来因 “海”而火,游客来此必要吃海鲜大排档、逛渔村曾厝垵、登海岛鼓浪屿,却鲜有人提及它的山。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业发展到今天,鼓浪屿已经不再属于厦门人,纷至沓来的旅游业态挤压着本土生活,大多数原住民已经离岛而去,遍布全岛的特产摊、大排档、网红店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整个厦门岛,要想探入这座城市的生活百态,与其去熙熙攘攘的海边,真不如往众人的盲区——山上走走。

  逛厦门岛的山,先要明白两个数据: 这里曾遍布 103 个山头,海拔超过 200 米的山却只有 13 座。这意味着,厦门岛内几乎处处都有山的存在,但你又看不到层峦叠嶂的场景,几乎所有现存的山都藏身在楼宇间,即使是厦门岛内保留最完整的东坪山,也正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对许多厦门人而言,下楼、上山,可说是一种日常。

  在这座岛上,走进山里毕竟还是要比潜入海里容易得多,山的海拔虽然不高,但已足够将喧嚣的城市隔绝脚下,车行五分钟,天地已变换。到了山中,爱自然的人自去亲近,闲散惯的人自去泡茶,孩子们也绝不缺生机勃勃的玩伴,日子过上了山,好像一切就变得惬意而生动。

  四面临海,大海是厦门向外走的 “出路”,而山则记录着这座城的 “来历”。厦门岛的最高峰云顶岩上,拥有海蚀作用造就的奇特景观; 与鼓浪屿日光岩毗邻的鸡母山状如一只威风凛凛的母鸡,实为一处海蚀崖; 当游客在南普陀热热闹闹地钻“钱孔”时,殊不知那同样是海蚀作用的得意之作。从海拔 200 余米的山巅,到离海 1 公里的崖壁,再到山脚下的庙宇,海浪一步步留下足迹,以山作文章,告诉世人何为沧海桑田。

  浸润在山风海涛间的福建从不缺秀美的崇山,但像厦门岛上这样,山一座座点缀在城中、悄然融于生活的却不多。在鹭岛巡山,要学会抱着另一种视角: 看山,不只探大自然的奇石壮美,也访它的生活况味。特别当山和城相互依偎时,山就成了都市生活的过滤器,拔地而起的山体像是一道屏障,山上一无所有,人可大方地带 “资”上山。这时趣味便来了: 不妨细看人们带什么上山,又在山上做些什么,就会明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里,到底什么才是被他们所珍视着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