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提升的必要性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四个意识,十八大,政治素养
  • 发布时间:2020-12-02 11:53

  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并把增强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其在学生当中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其作用是不可估量。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增强高校党建、锤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的重大举措。青年大学生党员是未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要求对于在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想的背离,经济上的腐化,恶化了政治生态,其根本原因是其政治意识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党章中对党的宗旨有明确的表述,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高价值取向也是为了人民利益。实践证明,密切联系群众革命事业就会取得胜利,背离群众执政党就有败亡的危险。苏联共产党在 35 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 554 万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近 2000 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生态严重恶化,统治阶层骄奢淫逸,党组织软弱涣散,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苏共亡党亡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者、执政者的政治意识出了问题,贪污腐化,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要从青年大学生党员抓起,提早筑牢防腐败的堤坝。

  2.加强高校党建的客观需要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学生党员的质量对高校党建的发展极其重要。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可以端正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端正人生价值观念,把握好高校学生入党发展关、教育关和管理关等对策,以确保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利用好自己的组织和宣传优势,深入到大学生之中,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对国家方针政策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愿意关心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因此,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工作的不断加强,能够显著提升高校的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党的组织不断向基层延伸,提升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可以成为提供源源不断的讲政治、懂管理的高质量国家党员干部队伍的稳定后方,必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锤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迫切需要

  党性,是党的性质及其表现,它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但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学习、实践,经过长时间的自我修养获取而来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党性修养建立在正确的政治意识基础之上。新时代大学生党员不但要在专业上成为一个专才,而且要成为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大学生党员只有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才能明辨是非、知善恶,才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引领者。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和从业之基,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且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更应该通过正确的政治意识来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用共产党人的优良政治品质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共产党人的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在不断的改造自身的主管世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惟其如此,才能自觉坚持党性原则,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那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情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为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总的来说,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总体现状较好,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个别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是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但是,受利益的驱使,个别大学生党员对政治信仰失去追求的动力,对主流政治信仰消极抵触,不能把政治信仰当作一种追求,也不能为未来的终极理想而努力奋斗。还有个别大学生党员政治态度冷漠,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政治理论学习得过且过、激情不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不再时刻关注,对很多社会问题、热点问题也兴致索然,不愿花时间和力气去探究和关注,对大学生组织的政治活动中表现冷漠。影响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有微观的自身知识水平和价值观的影响。需要我们对这些现象认真分析、剖析其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

  共产党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新时代对党员政治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新时代党员要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这对于促进社会各界保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对于凝神聚力抓机遇、迎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崇高理想,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把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等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现状,找到影响其政治意识的因素,分析其政治意识背后的动因,分析其内在的机理,为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实证支持,就会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准、更加具有实效。因此,增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

  雷冬海(1969-09),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研究。

  唐子晴(1990-11),女,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 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课题: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 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2019GXDJ-YB056)

  雷冬海 唐子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