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市场
  • 发布时间:2020-12-24 16:34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作为未来 15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了2025 年、2035 年两个阶段发展愿景,并布置了五项主要任务、五个专栏任务以及五项保障措施。

  到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 千瓦时/ 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及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连接及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开展先进模块化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瓶颈,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

  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和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和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在产业基础好、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若干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