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崇拜作家,梦想当一名作家。
我带着这个梦,在小学时就养成了爱看“三国、水浒、西游、红楼、隋唐、封神榜”等连环画的习惯。假期,从族叔雷丰云处借来大量的古典小说翻阅,从小就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父亲对我的这种爱好极为赞赏,且经常教育我,农村的孩子只有走读书这条路,才能跳出农门,成就一番事业。
初中,我偏爱语文,对数理化没有兴趣,单科成绩再好也没有大学可上,反正是回乡务农、几乎对上课没什么期望。没办法,我还不想回乡务农,只好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抄读古典诗词,读课外小说,语文成绩还算好,爱好阅读的习惯帮了大忙,因而作文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如此愈发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高中毕业,应届考生能直接升上公立大学的寥若晨星。我于是选择了到民办九疑山学院学习,后又考上湖南大学、湖北大学,拿到专、本科文凭。1990 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安排到江西九江矿山工作。我看矿工业余生活十分单调,向领导提出创办《矿山简报》的建议。我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批准,并由我任主编,这是我第一次办刊物。于是我经常写稿,向省市县报刊和新闻媒体投稿,多数被选用。
后来一个机会,将我的如意算盘打乱了。次年,该矿的狮尾洞工区为矿工扫盲筹办职工学校,要我去当教员,我欣然前往。从矿总部北行4公里,即可来到狮尾洞。狮尾洞因为其山形远看恰似狮尾的部份而得名。蜿蜒而下的山谷,两旁是疏疏落落的矿棚,许多苦行僧般模样的矿工固执地开采着,执著地挖掘着,他们用智慧叫醒了沉睡的矿脉,让土地不板结;他们打开了矿山沉重的第一页,矿石一层层地被剥离,血汗一层层地结痂。 在这里, 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一线矿工,也就在这时,点燃起我的文学梦。从此,我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诗歌,散文。处女作诗歌《武宁钨矿在前进》在江西省广播电台配乐插放,我听着这朗诵、这音乐、这诗句、这激情,内心很是兴奋。很快,我所写的散文也在省市级的报刊发表。
我以为这就是我开始了文学之梦,自以为喜。我正在踌躇满志、想在文学之路上走向更深更远的时候,世事难料,1992年,因为体制改革.我的聘用期到了,我结束了矿山工作生涯,从江西回到蓝山。工作再次变动,回到雷家岭村做了一名代课老师,后到县冶炼厂办公室工作。1996 年,我被择优录用为一名光荣的中学语文教师。无论工作如何变化,但我对文学的眷恋始终末改。2002 年,我获邀参加县、市作协,当选为县作协副主席。
2003年,我从毛俊中学校长的岗位被调到县政协机关任科员。后调进县委统战部、县台办工作,进人领导班子,继续走向职场的纵深领域.整天不得不与公文打交道、与喝酒打交道、与接待打交道、与领导打交道、与职场打交道,完全泡在了职场事务上,那时,我的骨子里面连一点文学的气息也没有了,我的那点文学梦想被职场打得粉碎。我的文学之笔也早已生锈。
2012年,我再次进入文学的百花园,重走文学之路,寻找我那逝去的感觉。搁置了十余年的文学之笔,我有些惶惶恐恐。过去的一些文友有的职务升迁,有的商海发财,有的走向辉煌,我不羡慕他们,就为了我的一个圆梦,坚守一片寂寞。刚好这一年,我因非公务员身份,觉得仕途无望,于是完全将自己沉了下来,开始梳理自己的生活。这一年,我重操旧笔,写了一些散文随笔,在省市级以上文学报刊发表。这一年,我加入了湖南省作协,成为了一名业余作家。
近二十年来,我继《乡情》之后,又出版了第二本书《百叠岭》,第三本《走进台湾》,第四本《蓝山抗日英雄谱》,第五本《蓝山传统文化集锦》……也已陆续出版发行,以上著书均广受读者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