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生命的引领

  著名教育家汪广仁教授2003年9月18日题赠巴黎米歇尔·波德博士:“行为示范,方为人师。”他2006年7月1日给中国教育家大会题词:“教育是无私奉献爱心的事业,热爱+科学+创新=成功!”是的,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的教育就如没有水就不能称为池塘。老师对学生爱像阳光、空气和水,滋润学生心田,使其茁壮成长。

  教师之爱,不光是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良好的德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德行做根基,教育教学活动就不能称为教育,不过是空中楼阁、水中月。

  说到底,其实教学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场用心灵引领心灵的对弈。当你在教育教学之路中体会教学相长之乐的时候,也必从学生那里体会到奉献的欢乐和欢愉。

  我们很多时候的痛苦,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去迎接生命的每一次考验。当你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之乐趣的时候,你必享受这个付出的过程。因为你如此用心的去打造你想要的结果,哪怕是失败,这个过程也充满了无数乐趣和挑战。

  在我的众多学子中,有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孩子。他是那一届第一个学会吹笛子的孩子。那个时候,他在五年三班,因为个子最小,在第一座,清瘦的脸颊,但是很认真的上我的每节音乐课。过来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让我几乎认不出。后来,我调离了那个城市。我和他母亲是同行。他的目光告诉我,他很喜欢我音乐课。那个时候,我还兼大队辅导员工作。

  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邀请来了手拉手山区的吕王中心校的领导、老师和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在部队里礼堂过“六·一”。会上,又表彰了他和其他孩子。因为他在华罗庚杯数学赛中获得铜奖。后来他对妈妈说,那是他终身难忘的一次“六·一”,不光是在部队礼堂获得全校颁奖,是这个颁奖在他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成就感,引领他一直努力学习。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一次表奖会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给孩子的生命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些功绩虽不是我们的成绩,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我们起到了一个引领他们向上奋进、勇攀高峰的人生之路。可能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鼓励就可以激励孩子一生,也可能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嘲笑甚至歧视、漠视就可能断送孩子的某个兴趣爱好。所以,老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眼界格局甚至是语言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当然,教师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教师首先要是一个三观正确、品性优良的人。如果教师三观不正确,教育的学生可能就是社会不好一面缩影,也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纯真与可爱的天性。

  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可谓桃李满天下,但终究是平凡的小学音乐老师,不足挂齿。很多孩子在各行各业成了优秀的人才,我平凡依旧,痴心依旧,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依旧。虽然时代的变化让我觉得教师的压力和责任之重大,但是要想放弃初心真的很难,倾尽毕生心血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

  虽然也犹豫彷徨过我的选择,终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最好的写照不是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做灯塔,指引孩子走向光明之路。他可能从事与你专业无关的事业,但是教师一定要放大格局,深厚文化底蕴,用渊博的学识、厚重的道德之基助力孩子的成长以致成才。教师的德不配位,不能称其为师,也必将被人唾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