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转化农村小学“学困生”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农村小学,学困生,预防和转化
  • 发布时间:2021-01-18 20:08

  摘 要:学困生是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存在的普遍现象。学困生的存在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一个班的教学质量,甚至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其心理问题入手,使其能够正确看待学习。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农村小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学困生指的是学生因其生理、心理以及知识和能力等的差异,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基于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如此才能解决学困生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具体表现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础知识是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知识的根本。小学正是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的关键阶段,其基础知识不牢固势必会影响学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

  2、学生顿悟思维受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来自自身灵感,这便是学生自身的顿悟思维。但体现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将知识和周围情境结合起来,没有对原有、新知识开展分析和比较,由此在新知识学习中受到了阻碍,进而影响着学生的有效学习。

  3、学生学习的消极情感。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一个人对知识的把握和其自身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即学生自身知识的学习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小学生更甚。当学生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其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自然也高,相反学生情绪低落其学习效率也自然比较低。

  4、学困生思维品质差。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思维、智力的集中体现,就如同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能力的存在不同一样,学生思维品质也存在很大不同,思维品质强的学生学起来游刃有余,思维品质差的则举步维艰。

  5、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无法集中,无法把握知识点的关联,进而无法对知识开展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在遇到综合问题的时候便会出现抵心理。

  二、预防和转化农村小学学困生的策略

  1、深入学困生心理,把握学困生学习情况。要想提升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效率,必须深入学困生心理、全面把握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缺乏正确引导。在众多的学困生中,监护人多半属于文盲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开展引导,由此影响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遇到问题就会退缩,进而导致自身成绩不断倒退。基于此,教师要给足学生足够的关爱,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互动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基于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针对性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措施。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被应用到了教学课堂中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只有改变陈旧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因材施教,才能推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比如学习情况相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方法教学,当然也可以组织大家成立合作小组,通过交流和互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至于作业设置上,教师也要坚持分层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不断进步。

  3、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困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出发,设置简单、契合他们生活的任务,然后在课堂组织大家交流和讨论,并针对不懂的问题询问老师,在探讨综合类问题的时候,要做好分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教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合作方法,让他们基于自身能力担负起身上的责任,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教给他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方法,即便存在不同观点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做最后的补充;另外遇到分歧,大家要学会反思,并提出有建设的意见解决问题,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4、加强家校合作,为学困生构建良好教育氛围。为了实现班级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通过走访、家长座谈会、家庭网络群的建立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联系了解学困生的长处和不足,并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商讨下制定符合孩子成长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了缓解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学校可以安排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改变学困生的不良思维习惯,为学困生的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学困生转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当然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教师依靠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要通过和家庭、社会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如此才能推动学困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发江.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0-231.

  [2]林孝国.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1(3):60,5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