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因肺动脉血管、肺部组织以及胸廓组织呈现为慢性病变以后引起的异常现象,病变位置包含肺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在疾病发生以后患者肺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强,且肺动脉压力处于增高趋势,导致患者右心出现肥大、扩张,伴有以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治病机制较为复杂,从中医角度来讲隶属于“水肿、咳嗽、肺胀、痰饮”的范畴内,急性发作后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影响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难度。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大多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长期效果较差,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那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应用的中医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1.病因病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和心、肾、肺、脾等脏器组织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内因为脏腑虚损,外因呈现为外邪犯肺,因肺部组织属于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肺部组织受损会出现外邪入侵的现象,气机处于组织状态,宣降调达处于异常状态,会出现咳喘、痰聚等相关症状;从“脾”来讲,脾虚患者运化失调、水湿停聚,引起水肿等相关症状,脾脏是生痰源头,至肺咳痰,长期存在咳喘症状会累及肾脏。肾主纳气,发生气失摄纳导致患者呼气多、吸气少,喘症逐步加重。心脏组织为主脉,肺气虚损导致辅助之功丧失,因此心脉处于乏力状态,出现胸闷、心肌以及紫绀等相关症状,在气道中存在痰阻,血行不畅为瘀,或痰热累及血络,血液循环异常为瘀。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痰、瘀贯彻疾病,是引发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随着病情的加重以及发展,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逐步加重,心、肾、肺、脾、肾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脏器组织受损导致运化失调,引起喘症、心悸、恶心、水肿以及痰饮等相关危象,需要尽早落实治疗措施。
2.中医治疗措施
2.1 治疗原则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期间需要侧重性的选择去邪以及扶正治疗措施,对于症状呈现为标实者遵循活血化瘀、温阳利水、降气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或者也可应用止血、开窍以及熄风等措施进行治疗;呈本虚者可采取益肾健脾以及补养心肺的治疗措施,或者气阴兼调。有研究学者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划分为6 种方法,包含燥湿健脾、化痰止咳;温阳补肾、纳气平喘;宽胸理气、活血化瘀;宣肺平喘、降气利水;滋补肺肾、化痰降气;清热解毒、化瘀宣肺。
2.2 辨证施治
2.2.1 肺肾气虚型
肺肾气虚型患者在治疗期间主症以咳嗽为主,存在少量泡沫痰液,在患者过度劳累时症状会有所加重,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针对此证型患者治疗期间选用益肺补肾方,选用方剂人参蛤蚧散合都气丸进行治疗,药方组成成分为人参、蛤蚧、山萸肉、熟地以及山药、丹皮、泽泻、五味子和茯苓、淫羊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2.2 痰浊闭窍型
痰浊闭窍证型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涤痰汤、菖蒲郁金汤展开加减治疗措施,具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证实取得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 92.7%之多。
2.2.3 阳虚水泛型
证型呈现为阳虚水泛型的患者主症为心悸、水肿,具有舌质紫绛、口唇紫绀、舌苔呈白腻状,此类患者治疗期间遵循温肾健脾、宁心安神、利水益气等治疗原则,辅助应用活血化瘀法展开治疗,典型药方为葶苈生脉五苓真武汤,药方结构为葶苈子、人参、赤芍、丹参、郁李仁、车前子、桂枝、茯苓、猪苓以及桃仁、红花、附子等药物,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3%之多。
2.2.4 痰热壅肺型
痰热壅肺型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或者豁痰丸展开加减治疗,此药方应用于痰热壅肺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期间具有祛痰平喘以及宣肺降逆的功效,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2.3 中药注射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因长时间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可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等相关症状,分析疾病诱发因素主要为酸中毒、感染、低氧血症等,会导致患者微循环发生障碍现象,进一步增加机体血液黏稠度,从而形成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在此背景下需要给予患者纠正酸中毒、改善缺氧情况以及控制感染风险性和抑制微循环障碍等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川穹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以及灯盏花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都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以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2%以上;川穹嗪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期间可以发挥理想的抗凝效果,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利于清除自由基,降低患者肺动脉压;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灯盏乙素,在应用过程中可取得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机体微循环;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期间也有所应用,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92%。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期间采取的中药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进程的有效控制,此外中药治疗措施在临床应用期间具有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采取加减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针对性的控制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建议结合中西医治疗措施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