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就业遥不可及?达人解密:具备2个心态就可以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心态,挑战,虚拟
  • 发布时间:2021-06-03 11:18

  别迟疑!勇于接受出走的极限挑战

  现任职于XR虚拟现实公司的产品经理Continent,从学校毕业投入职场至今,在项目相关领域工作甫迈入第12年。前5年在硬件代工厂服务,接触领域包含手持的行动装置与工业计算机,之后则专注于软件产业,范畴包含手持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领域。

  忆起当初到海外就业的契机,C o n t i n e n t 说:「2009年后,由于智能手机出现让大陆的电子产业注意到这一块,不论是零件厂或是系统组装厂都开始产生人力缺口,所以向最近的台湾研发人员做挖角的动作、开出诱人的薪资水平来吸引海外人员的加入,当时在手机组装厂的我们也很清楚这是甜蜜的毒药,但这是一个前往相较于台湾更大的就业及消费市场挑战,既然有这机会,相对地,也就不能放弃。」加上从2012年开始,发现自己的思维被公司产品结构局限,再者,随着两岸越来越多的交流及大陆一线城市的崛起,更让他下定决心「出走」,进一步挑战自己的极限。

  项目进度要确保 沟通管理要做好

  在海外工作,Continent遇到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而是「人的文化」。因为待久了,沟通上习惯的遣辞用句无形中都已经被在地化,例如:项目管理跟项目管理两个名词的转换、中文跟英文之间的用法,都只是短时间的冲击或关键词的转换,并不会影响太多。人的文化之所以最具挑战,是因为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分布范围广泛、遍布于不同地区/时区,每位成员除了各司其职,也需要配合其他成员的期程调整进度及沟通协调,项目才得以按时程完成。举例来说,最常遇到的案例是时程进度表定「星期五」完成,美国端成员认为的星期五是美东时间星期五,但这个时间点却已经是东北亚时间的星期六,因此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地提醒利害关系人留意时程及完成的时间点,亦更显项目沟通管理及管理利害关系人的重要。

  追逐海外就业梦想 具备2个心态就可以

  再来谈谈另一个对于想前往海外工作者可能会关心的议题,到底前往海外工作,应该先调整哪些心态及培养哪些技能呢?本身拥有国际项目管理师证照(PMP)的Continent,鼓励无论在哪个产业服务,认为自己符合以下两点心态者,就可以放手「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情、随时保持任何文化上的冲击及同异性都开放接受的性情,尽可能地不要带入说我之前的组织有多好,我之前的工作地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你们为什么没办法做到的心态来处理新环境的同事及项目,毕竟海外就业的我们是外来客,尊重在地人进而寻求最大的合作空间来创造利益最大化,这才是让组织不断的进步的原动力。」组织当然也期望透过新血加入带来新的思维及刺激,但是对于一个刚到陌生环境的「海外新人」来说,放开心胸、掌握背景,再逐步完善、重新整合,用持续的向上沟通及向下沟通来完成工作或项目,会是更好的方式。

  另外,Continent也建议:「尽可能不要只专注自己产业,尽可能地去了解周边产业相关的应用,不论是面向终端用户还是商业用户的应用,如果是面向技术上游产业的部分,尽可能地在不危害公司的利益以及智慧财产之下去串连跟自己有相关的技术。就能让自己更快融入职场文化。」

  瀑布式结合敏捷式 克服各种项目劣势

  以他自己为例,虽然早在2008年就拥有PMP证照,但是自2010年项目管理证照逐渐普及后,随着时间推进,他体悟到证照的纯金度下滑,也越来越平民化,坊间甚至开始认为取得证照只是进入项目管理领域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的同僚之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一项课题。

  「2008年前在行动装置公司服务,当时的电子公司多半有一个部门是文档中心(Document Control Center, DCC),公司要做Oracle项目系统的客制化升级,将DCC以及项目管理流程做系统链接,从文件发布的模板到文件归档全部流程化。但是当时系统相当难用,从建立工作说明书(Statement of Work, SOW)到产品规范的布达,以及对谁布达、哪些人员是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在权限上的控管及整个产品流程的用户经验(User Experience, UX)设计都很原始,所以即便当时已经培训了一年,公司成员依旧无法顺利推进。2009年之后,我在智能手机品牌公司服务,逐渐从佛教青原惟信禅师所提的见山是山的境界,迈入见山不是山的意境。」

  经历了前后7年,在不同公司历练产品导入项目管理的经验,Continent开始尝试引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Guide)的一些模板做为项目流程的交付目标。于此同时,他也发现过去所学的PMP项目管理,本身是属于较适用于大型项目项目的瀑布式(Waterfall)流程,在范畴变动的时候,需要走完整的变更流程,让所有的利害关系人通盘了解状况,「这对软件公司来说,需要花更多时间,并且会浪费资源做出很多无谓的沟通。」因此,他将信息产业流行的敏捷式与瀑布式架构结合,使瀑布式的工具及概念在敏捷架构上仍能使用,两者相辅相成,克服各种手法在不同项目环境下的劣势。

  项目管理的专有名词及用语,除了在工作的环境中,也逐渐走入你我的生活。对已经拥有证照的工作者来说,优势是在职场环境内,与同事拥有相同地沟通语言且沟通更具说服力,在制定产品规格及推进产品进度中亦比较容易交流,由此可见,无论未来打算在「台湾」或「海外」就业,项目管理都是成为管理阶级相关职务的必要加分条件,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储备的职场技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