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农业气象服务,应用,研究
  • 发布时间:2021-07-01 10:09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许多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将短时天气变化预测出来,实现对灾害天气的预警,在农业气象服务当中的运用,能够为农业稳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业气象服务整体质量的提升。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单一气象服务形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运用,能够使农业生产服务更具全面性,农业生产健康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估,在此情况下,有利于提前制定问题应对措施。这种天气预报方式,在实效性、精准性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通过对新技术设备的运用,并且将历年资料作为依据,实现对天气状况整体变化情况的有效预测,然后对未来可能会产生的天气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谈谈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引言

  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重要的内容,过去,由于气象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对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不准,尤其是不能把握恶劣灾害性天气的动态趋向,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一直不被人们关注和信任。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县级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全国实现了气象服务联网,使得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越来越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信息越来越精准,有力地指导了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能有力地调动农民群众“防灾减灾”的积极性,从而制定有效防御措施,落实防灾计划,组织开展积极有效的防灾减灾活动。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气象预测方面的发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因此,通过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确保农业经济最大程度的发展。

  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作用

  农业生产中,一旦岀现干旱、洪涝等问题,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农业灾害。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运用,能够在先进仪器的作用下,对天气变化实际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进而实现对灾害问题的有效预测,避免农业灾害在发生时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相关工作部门能实现全面性、全方位天气预测,科学预测的实施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保证。同时短时天气预报在能够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农户传递,进而使短时预报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得到充分保证。除此之外,这种预报方式的运用,能够将播放与录制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减少,进而使预报工作空白岀现情况得以大大减少,保证获得气象信息时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这一预报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在气象部门中,也可以实现跨部门应用。气象服务传统模式下存在的不确定性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短期临时天气预报的实施,能够使传统气象预报当中存在的缺陷得到有效弥补,促进预测精准度的提升,专业人员会将气象研究相关报告以及产品使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岀来,使农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天气情况。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在预防灾害方面产生较好效果,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2.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庄稼旱时,需要“及时雨”;庄稼遭受雨涝,需要晴天。塑料大棚、果树花期,应避免大风、冰雹;庄稼、蔬菜苗期需防范泥石流,半成熟期惧怕狂风致使倒伏,如此等等。农业气象服务中推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并以多种信息传递渠道,能快速地把短时恶劣天气的等级、速度、走向等信息传递给政府、乡镇、村和农民群众,人们通过手机能提前了解气象信息,正确判断灾害性天气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做好防灾应急预案,组织抗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3.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3.1 在天气预警中的应用

  临近天气预报能够实现对天气情况较为准确的预测,对农业生产进行提前预警,使农业发展获得良好条件。在此过程中,能够对临近天气变化进行有效播报,并且将得到的消息及时向公众人员传递,相关工作人员在收到信息之后,会将信息内容向农民传递,就监测内容来讲,主要指降水以及冰雹。

  3.2 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农业生产不断向现代化发展,农业技术得到优化与升级,此时更应重视短时环境波动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借助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可及时预测强风强雨天气,依托于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第一时间将气象数据传输至预警受灾农业地区,可视为一种实时播报的农业生产预警模式,可大幅度降低或完全避免农业生产遭受经济损失,对于农业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在预测强对流层天气中的应用

  强对流天气主要是指伴有雷暴现象的对流大风、短时强降水以及冰雹,一般来讲,强对流天气在发生时,影响范围比较小,预测时难度比较高。在此情况下,针对小尺度、中尺度天气预报相关系统有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讲,辐射面积为十几公里,最多不高于三百公里,并且对流天气在周期上比较短,属于突发天气,时间最长不会超过十几个小时,最短时间可能仅一个小时,也有几分钟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农业生产整体质量会受到较大程度影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运用,能够实现对强对流的有效预测。就对流天气来讲,一般是岀现在下午,为了使短时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可以选择下午三点左右实施探空活动,并且和区域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如果种植区受对流影响较大,可以将探空次数适当增加,进而使对流层整体监测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证。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当中强对流监测中方式的运用,能够降低对流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语

  信息技术条件下,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面越来越广,多元化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发布体系,方便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了灾害天气造成损失的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短时天气的积极因素,有力地指导了农业生产,随着现代化、全方位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信息内容需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总之,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运用于农业气象服务当中,能够使天气整体预警速度获得大大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在实施时获得较好效果,进而减少气象灾害和气象变化在农业发展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实现对天气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控,有效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气象灾害,科学评估可能会形成的经济损失,保证防治手段的针对性,使农业经济利益得到充分保证。在此情况下,应注重预报精准性、准确性的实现,这样才能使农业获得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丽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 2019(01):189.

  [2] 吴建华.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农家参谋,2020(17):152-152.

  作者简介:赵云飞(1992.1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综合业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