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1-07-06 19:33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系统性、整合性的阅读方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引入深度阅读及深度学习的环境当中,着力于打造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和训练中,群文阅读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的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文章结合高年级语文教学资源,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仔细研究。

  群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阅读量的,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考能力,不断优化他们阅读的方式,继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因此,群文阅读符合当前小学语文课改要求,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但是,由于群文阅读的课堂容量很大,而课堂时间很有限,无法兼顾得更多,所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时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群文阅读能拓宽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提高阅读速度与质量,是一种新型而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五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依据主题,选择适宜的素材

  当前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其开发空间十分广阔。因此群文阅读的开展必须要围绕一个主题选取对应阅读素材,教师将搜集来的内容、结构等相近或相关的文章聚在一起,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教学。群文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但是其必须符合实际群文阅读的主题,才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提升群文阅读的品位。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关注的是父爱与母爱的情感故事,将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呈现在我们眼前,其表达的主题十分鲜明,并且不同文本之间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面对这类内容相似性很高的阅读素材,我们可以将其作为群文阅读的重要依据,优化设计群文阅读方案。例如,在教学本组课文时将“父母的爱”作为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实现单元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语言形式、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父母的爱为主线来推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相互比较和鉴赏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实现语文阅读素养的不断提升。

  除了可以依靠单元组合的方式来推动实际的群文阅读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对应的阅读素材,在统一的教学主题下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地选择适宜的素材。由此使学生的阅读面朝着更广泛的方向发展。这种以点带面的原则,可以发挥“1+X 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更好地服务。

  二、问题引导,确定核心化阅读问题

  群文阅读中营造的多元化阅读世界,会渐渐地引导学生对事物形成多元化的认知,这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由此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核心的问题,继而确保群文阅读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的课文《将相和》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很明显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因此,本次群文阅读的核心词界定为“中国古典名著”,再选取《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三篇文章,,结合实际阅读内容,制订对应的核心化的阅读方案,来推动实际群文阅读工作的有效开展。

  接下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填写对应的表格,表格栏主要有文章的题目、作者、名著来源、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人物特点、精彩段落或者句子、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对整个群读素材形成基本认知。小组针对此问题进行有效探讨之后,再引导小组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进行鉴赏,围绕核心问题实现人物描述技巧的分析。这样就会引导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对应的描述词语,并且通过词汇描述去了解对应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升实际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三、读说融合,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而说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其反馈的是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读说融合。如果仅强调学生的读,而忽视了学生说的环节,就难以保证实际阅读体验处于理想的状态。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阅读,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说融合强化学生阅读体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组的课文主要有《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群文阅读的主题设置为“民间故事”。那么,在本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读说之间的融合,确保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强化。阅读的时候,要求小组内选派代表来讲述各个故事的梗概,并且找到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谈谈阅读感受和喜欢的理由。说的环节,其实就是信息输出的过程,是学生对自身阅读结果进行的反馈。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交互中,学生能够实现自身语言感知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空间中增强阅读体验。

  接着,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语言描述、外貌描述、动作描述等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要求小组内成员学会表达,并且选择其中认为最恰当的描述,然后在讲台上进行讲述,这样可以创设出一个理想的环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不断找到思维上的盲点,扎扎实实地开展群文阅读,将阅读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和行为,提升群文阅读的效果。

  四、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语文教师要想发挥出自身巨大的效能,就必须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来驱动群文阅读的实施。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群文阅读教学价值观,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进取,找到更多群文阅读的方法,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获得提升,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忠琼.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9):15-16.

  [2]苏凤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3(3): 53-54.

  [3]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J].学周刊,2015(4):169.

  [4]王艳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7): 214.

  [5]徐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8): 22.

  [6]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1):6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