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峰”而上 打造世界科创人才“青科城”

  “我们在探索‘以会聚才、以才兴业’产学融通生态,打造‘一器一园一基金’、‘一园一城一中心’创新机制。”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期间,温州科协党组书记赖颖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就如何以学术性公共外交活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下简称青科会)是温州近两年科技领域最大的国际盛会,在2020年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全球疫情深度演化之际,仍然有来自9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的 12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获得者和113位中外院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其中。赖颖介绍,对于温州科协来说,这两年主要工作还是在青科会这个大框架下开展工作,不管是打造产学融生态,还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青科会各项工作开展息息相关。“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辐射一大圈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温州已累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项、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15个、引进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150个,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64位,柔性引进院士和领军人才 71位,成果落地综合完成率已达90%,赖颖笑称每年峰会闭幕之时,就是他们下一年峰会的筹备之日。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温州科协依托青科会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形成“学术交流-基金投资-科技孵化-产业发展” 的创新链条,推动青科会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除了青科会,我们每年还有不少的学术会议、科学赛事,去年我们和国家级学协会的合作多达50多项,包括人才培训、成果转化、技术难题攻关等方向,也有一些企业通过我们搭建的桥梁,聘请专家、学者为技术顾问。同时,我们也会根据企业需求,定向邀请高科技人才参与其中,促进成果转化。”

  赖颖希望企业能通过高频次高质量的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潜移默化中改变思想观念,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过去本土企业家科技观念淡薄,现在逐步意识到要向科技要利润,这是青科会带来的一种隐形收获与变化”。

  在谈到温州科协下一步工作计划时,赖颖认为要乘“峰”而上,汇聚世界青年科创人才,让温州成为他们的创业乐土,打造属于世界青年科学家的“青科城”,同时,让温州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的重要样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