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会展业既要应对冲击,又要实现发展。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正因如此,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 以上。在如何落实过紧日子的措施中,财政部明确,在政府支出管理上,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要求严格控制会议、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方面的支出。
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从政府到企业都要过“紧日子”,行业发展将受到制约;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又要发挥会展业在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在“下行” 宏观环境中,会展业既要应对冲击,又要实现发展!
因此,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成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动行业加快恢复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会展业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创新发展。
会展线上线下融合将形成会展全领域产业链,获得通过一场会展活动直达行业领域的独特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疫情推动了会展业的业态创新,无论是主办方、场馆方,还是服务供应商,都在进行创新尝试;不仅如此,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争相进入会展业。互联网巨头们怎能甘心作为展会“上线”的技术支持?笔者认为,虽然“线上” 会展目前还没有形成商业模式,但是会展数字经济的魅力不容低估。会展业实现数字化发展,形成线上和线下相对平行又相互关联的产业生态,将极大丰富和延伸现有会展产业链;更精准营销、更高效交易、更专业内容,又将紧密链接的会展活动对应领域的产业链。未来的会展业将是超越行业边界的全领域产业链。
会展产业链向全领域扩展,将带来我们目前难以想象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十四五”规划编制在即,我们每一个会展人都应该大胆擘画“天马行空”的会展蓝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