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山海联动 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海洋经济,经济,区域发展
  • 发布时间:2021-09-29 14:01

  摘要: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和东盟大市场的枢纽,是与东盟陆海相连的开放合作北部湾综合经济圈,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出海通道中最便捷的桥梁。广西的海洋和渔业相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谋划向海经济高水平发展,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依托,推动海洋与陆域经济协同互动,实现区域市场主体间的高效对接和要素互补。文章阐述了广西推动“山海联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广西山海联动存在的优势与主要问题,提出广西推动山海联动的策略。

  1.广西推动“山海联动”

  1.1山海联动概念界定

  山海联动是指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山区之间的经济技术的联合发展。广西沿海城市和山区城市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许多互补性。持续深入推进山海协作,有利于缩小山海发展差距。山海联动是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是一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既满足了沿海地区建设用地需要,同时也支持了内陆山区经济发展。

  1.2“山”和“海”的关系

  自全面落实、推进向海经济发展以来,广西沿海三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区前列。其中钦州和北海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速分别为4.86%和7.06%,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排名在全区北海市和防城港市分别位列第2和第3,仅次于首府南宁的地区生产总值。广西沿海三市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影响力、话语权在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沿海三市也有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资源优势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避免沿海三市之间产生同质竞争,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更好地享受和释放政策红利。河池、百色、崇左、贺州地处广西区腹地区域,是区内典型的“山区”,因为没有明显地理优势,发展较为缓慢,但他们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区内内陆向海城市群均是“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交通枢纽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岸资源丰富,并拥有富集的矿产、水电、农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糖业、林业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从规划、交通、产业、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1.3广西推动山海联动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各地方优势资源整合。山海联动的产业梯度发生转移,已经升级进入到新模式的产业链分享之中。广西北海市依靠蜿蜒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岛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河池利用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崎岖的山地也造就了龙滩、岩滩大化水电站水电资源,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另外,这两地的平均劳动力市场广阔,价格低廉。合理利用沿海较发达地区,如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的资本、科技和先进管理优势,通过山海联动,形成多方位供求互补,促进协同发展。

  (2)有利于提升更高层次的开发水平。山海联动最初雏形是以引进工业、生态农业、旅游等项目为主,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电力系统建设等则由政府负责,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运用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外部资金合理有序转移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广西拓展全区开放领域,打造好“一带一路”北部湾向海经济先行区,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3)有利于协同推进良好经济发展格局。以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城市群建设为引擎,进一步带动桂西经济联动区加快发展,有利于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部署,形成广西高水平发展关键增长极,有利于在新的复杂多变的全球化市场中取得新竞争优势,对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西山海联动存在的优势与主要问题

  2.1广西山海联动的现状和优势

  2.1.1基础设施互通方面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服务三南,沟通东中西,连接着中国和东盟,要发挥大桥梁、大平台、大纽带作用。百色作为滇黔桂三地区的枢纽城市,是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出海通道的走廊。崇左市作为“中国边境口岸第一城”,现有国家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2个,口岸资源丰富,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快捷通往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

  2.1.2生态资源开发方面

  山区内陆城市群地处矿产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锰、铁、钨、铋、铜、铅、锌、金、银、锑、汞等36种,具备规模化开采条件的矿种包括锰、膨润土、铁、铝土矿、石灰石5个矿种。其中,锰矿储量为1.49亿吨,主要集中在大新县,储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4;宁明县膨润土储量7亿多吨,属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矿。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一个现实途径。

  2.1.3文化旅游方面

  崇左市旅游资源丰富,诸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山水自然景观和边疆异国风情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南国边关风情游”旅游线路。随着南宁经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的建设,崇左市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最佳利好时期。百色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全市各类旅游资源单体334处,对外开放景区景点50多处。广西的海洋旅游发展比较单一,在山海两地交通互通互联的成果下,打造山海结合的旅游路线势在必行。

  2.2广西山海联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产业和园区融合方面

  产业协同程度不高。近年来,广西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逐渐同化,区域产业集群规模普遍偏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比其他省市略显滞后,行业竞争力有待提高。且园区享受的优惠政策不足,许多园区企业享受的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其吸引力和优惠力度远不及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新政策。

  2.2.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

  交通设施联通不畅,各个区域之间交通存在不少断点,运输成本因多处断点而增加额外费用。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完善,先进的多式联运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协同区域间一体化运输效率低,先进技术智能化程度普遍不高,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能形成完善的支撑保障作用。开发强度不足,沿海城市群对山区内陆城市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2.2.3合作机制方面

  开放创新带动正向影响力不大。未能使内陆山区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的潜力充分发挥,拓展面向全区发展向海经济的路径有待合理规划,需加强对内陆山区城市群开放发展的协同辅助支撑作用,坚持以开放带动开发,对合作机制带来的成效进行科学管理。联动区域经济相互开放度不高,需要较长时间过程融入全区供应链、参与跨市资源配置的大布局。开放平台功能利用率低,推进部分平台建设难度大,缺乏共建共享有效机制。

  3.广西推动山海联动的策略

  3.1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进一步加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百色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联动融合。同时,进一步整合崇左港资源,以拓展公水海联运集装箱班车线路,推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崇左)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拓展港口综合功能,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强化与沿海地区合作,形成边海互动新格局。

  3.2推动产业发展和园区共建

  依托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钦州港经开区、防城港经开区等一批临港工业园区和北海诚德新材料、钦州华谊化工、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红沙核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临港优势产业带,推动临海产业集群向山区腹地延伸扩张,带动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山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鼓励沿海优秀生产力到内陆山区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快福安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3.3山海旅游创新协作发展

  推动旅游协作功能建设,加强联动各市主要景区景点的直通式合作机制,景点门票、相关优惠和宣传广告牌互认互享,实现旅游事业的山海联动。依托河池“世界铜鼓之乡”、长寿之乡、刘三姐故乡等区域形象,对接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休闲度假等功能性市场,逐步培育形成山海特色的大健康成熟产业链,以“旅游+”打造全域旅游区。

  3.4生态环境保护协同

  建立跨区县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联合监测、应急联动双管齐下共筑山水画廊;建立跨区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助力山海协调发展更上一层楼。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前提下,山区在沿海实施的项目和山区在沿海建设的协同产业园区、沿海城市,在合理政策下允许调剂使用山区的排污总量指标。

  4.结语

  基于匹配区域间互补优势,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深化区域山海协作,全面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群经济辐射带动功能,在产业园区互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广西现有山海资源优势,助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经济增长。广西欠发达山区的发展与海洋经济结合,正在成为广西经济的新亮点。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经济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