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革命】网络科技×传媒大平台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科技,平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07 16:50
网络科技搅乱一池春水,传播媒体大风吹!
「一切源自科技的快速演变。」《ETtoday新闻云》总经理陈安祥说。1990年、2000年、2010 年及2020年正好代表手机通讯技术从2G到5G的四个10年,行动装置与网络变革也改变传媒的服务内容,新闻、节目或媒体平台必须跟上科技进步的速度,因此东森集团在2000年成立社群新闻网站—《东森新闻报》,即《ETtoday新闻云》的前身。
深信分众化时代已然来临的东森集团不只经营有线电视台、网络电子报,也将触角延伸至广播电台、报纸媒体,成为四合一传媒频道,但这样的商业模式却未能达到预期效益,原因是走得太快,「快有时候让TA跟不上,当时许多用户认为现有频道已经足够,不需要数字化频道与分众节目。」陈安祥说。2011年11月1日《ETtoday新闻云》创站时网络已普及化,凭借集团累积多年的媒体、电商及社群网站运营经验,《ETtoday新闻云》努力朝内容电商之路迈进,提供温度与深度兼具的内容,同时深化影音、直播、社群、互动及个人化服务,这时的转型可谓水到渠成。
大数据吸引眼球 内容培养忠诚度
2019年创市际(Comscore)全台网站排行调查显示,《ETtoday新闻云》是新闻类网站到达率第一名,每月不重复访客超过1,380万人次,然而《ETtoday新闻云》早已超越「新闻平台」,更像「数位内容百货公司」,每个楼层都有不同的定位、TA、功能导向与商转模式,既能独立运作也可以整合资源极大化品牌效益。如何定位《ETtoday新闻云》?陈安祥说:「我们是数字内容的服务者,以行动装置为支点,目标TA高达 90%以手机观看内容。」因此锁定短版影音,抢攻零碎时间中有娱乐、信息、知识等需求的TA,5 分钟内提供TA感兴趣的内容。
科技媒体的优势在于数据分析。陈安祥认为,后台数据很「写实」,Cookie比收视率更精准,可以看到有多少人上线、浏览什么页面,「如果我们是百货公司,可以清楚知道哪个楼层有多少人、买了什么东西,各部门也会分析数据,调整内容与执行方式。」以宠物云TA为例,会员数据及消费纪录会储存在新闻云App,大数据勾勒用户轮廓与消费轨迹。针对养猫TA,《ETtoday新闻云》推播有关饲养猫的相关内容,甚至分享兽医帮宠物剪指甲的影片;车云推播汽车、新车试驾或交叉报导等内容;Live转播职棒赛事或经典赛事,透过网络独家播出养大运动云粉丝;转播KPOP吸引韩迷,透过不断投递有吸引力的内容甚至独家内容喂养TA。网络时代,眼球代表人流量也代表网络声量与买气,「我们在做的是赚眼球的事,要在随时代改变的观众眼球里找机会(商机)。」
这样的操作策略颇具成效,若以使用忠诚度角度观察,《ETtoday新闻云》的每月不重复到访人数约1,380万,每日不重复数约500万人次,使用忠诚度达36%,FB约59%,Line则高达90%,「我们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要想办法让500万人变成600 万人,数字提高后又可以从中发展更多商业模式。」如何吸引眼球并提高使用忠诚度?重点仍在内容!
《ETtoday新闻云》提供的内容乍看与一般网络新闻媒体无异,却隐藏各种商业模式及操作策略,比方在新闻云、星光云、电竞云、宠物云下发展出25个主要粉丝团,总粉丝数超过1,800万,日均流量超过1,800万,其中有6个粉丝团人数破百万,以经营社群网站的方式圈粉,成功将在线内容导入线下体验并转化成实际营收。成功模式如宠物云,自2018年10月购并宠物门市迄今,全台东森宠物云门市达91家,粉丝数达170万,门市数量与营业额都是全台第一,这类成功模式可以复制到所有粉丝团,商机无限大!
项目机会多 内部培训跨领域人才
《ETtoday新闻云》找到独特的商业操作及组织运作模式,除了新闻与节目制播部,还有数字内容发展部、新事业发展部、数据中心……等新兴单位,社群操作则由新闻部社群中心负责,各部门分兵合击的跨部门整合项目不在少数,每一次的串联需要靠项目召集人协调统筹,例如:新闻部组长成为项目召集人后可能需要与研发、信息、网站制作或数字内容发展等部门沟通协调,藉此机会了解各部门运作,培养多元思考的能力也累积跨部门经验。
2018年推出的《声林之王》堪称资源整合代表作,该节目获第54届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奖肯定,除了每集一千万制作费撑出底气,好口碑与破表人气还需要跨部门、跨平台的资源整合齐力助攻,将商业模式及营销策略透过在线节目导出线下KPI,从节目发想、制播到营销造势、媒体推播、策略联盟等环节都很重要,如何透过话题、社群操作、部门协作以维持网络声量及讨论热度考验执行团队的创意与执行力。
网络媒体的数字革命仍处于现在进行式,随着集团于2019年2月更名为东森新媒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Ttoday新闻云》也被赋予更多任务。陈安祥期许《ETtoday新闻云》可以成为传媒大平台,圆梦过程中人才是关键。他眼中的数字媒体人才除了学经历背景及细心、耐心等条件,还需具备勤于思考、说故事的能力,而且重视团队精神。勤于思考才可能激发更多创意,会说故事代表更好的沟通力与说服力,在重视组织运作、跨部门协作的媒体环境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重视团队精神才可能极大化组织战斗力,此外,他也重视正向思考能力,「这个产业需要创意及实验精神,过程中可能失败,拥有正能量及忍受挫折的能力才能抗压,维持战斗力。」
《ETtoday新闻云》员工约700人,平均年龄不到 30岁。在育才方面,陈安祥特别重视教育训练与互动,透过团队激励训练(Team building)凝聚共识,「每个员工都要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他也重视离职访谈,从离职原因中发掘员工内心真实想法,近年更着力推动「青年军制度」,从各部门挑选具潜力的人才重点培养,「希望有能力的人才到各部门历练,赋予年轻人更多权责及发光机会,甚至提高薪资待遇以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跨部门、跨公司、跨国挑战。」
耕耘年轻族群 迎接5G世代
不论是新闻、节目、粉丝团、影音、直播或线下活动,《ETtoday新闻云》锁定的主要TA仍是网络Z世代,因此《声林之王》海选走进校园,数字内容发展部也自制《Fred吃上瘾》、《社畜时代》、《同居世代》等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系列,为持续深耕校园年轻族群还举办校园赞助活动,如全国高校毕业歌、全国中等学校拉拉队大赛、全国大学街舞大赛、台大音韵奖及政大金旋奖,2019年《好朋友放闪音乐节》则吸引超过4.3 万民众参加,在线直播观看人次超过400万。
5G世代来临,带宽变大让行动装置的体验内容充满更多可能性,也为《ETtoday新闻云》带来新的挑战与机会。陈安祥仍看好短版影音,今年《ETtoday新闻云》将规划不同的商业模式,发展更多元的影音内容。另一个重点项目是透过在线线下资源整合,3月起结合台北捷运创意视觉规划一系列东京奥运活动,号召全民为中华队加油,「未来将在免费机制下创造更多数字内容,持续耕耘年轻族群,维持品牌续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