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当道!直播龙头浪LIVE窜红秘辛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粉丝,经济,直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07 16:58
浪LIVE上线仅4年,一跃成为全台最大的实时视讯直播社交平台,专注于才艺型主播的开发与培养,更有偶像剧是以浪LIVE为原型,拍出直播主镜头后的真实生活。《项目经理》杂志独家访问浪LIVE团队3名重要推手,由浪LIVE营运长武传翔、资深技术副总王教昌、技术副总李宗翰带你一探不为人知的直播产业。
招揽菁英 直播门外汉撑起一片天
浪LIVE创业故事得从2016年说起,当时台湾直播平台寥寥无几,反观一海之隔的中国已有200 多个直播平台,浪LIVE认为直播市场仍是璞玉一块,「要做,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颠覆「直播=颜值」定位,改以「才艺」做为平台主轴,接着从三星、HTC、Yahoo……等知名企业招揽人才,技术、营销、美术近20人的团队就是浪LIVE 的种子,「没做过直播」是这群人唯一的共同点,更能从旁观者角度打造「下班后还想继续看的直播平台」。
建立起雏形,浪LIVE签下第一批主播群,但仍不足以填补一天24小时,因此头3个月每天凌晨1点就关播,关播后才是团队最忙碌的时候,抓紧时间修改漏洞、放上新功能,大至直播间特效、小至按键颜色都一试再试,不停突破技术限制,隔天新系统上线又是全新开始。
「前3个月混乱期拚的就是时间,短时间内要打造最好用、好看的系统是最难的考验」李宗翰说,浪LIVE是典型的新创事业,困境就是人力少,按部就班完成100件事肯定没问题,但难在有些事试了才发现行不通,因此很多功能、接口不断陷入砍掉重练的循环。
正因团队个个是专家,意见冲突无可避免,初期办公室常弥漫火药味,但每个意见的坚持都代表众人对平台的高度期待与想象,最后索性放手让各领域专家发挥。如今,浪LIVE不论花样、功能、成就都是直播平台中最多的,也证明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直播≠颜值 浪LIVE翻转直播生态
浪LIVE虽致力打造以才艺为主的直播平台,但在当时以露胸、露脸为主流的直播生态中,想异军突起谈何容易?想知道观众接受与否,观看人数是最血淋淋的答案。
为扭转外界对直播的有色眼光,浪LIVE严格要求主播穿衣尺度、严禁烟酒,希望不分男女都能靠才华吸引粉丝,但碍于刻板印象,平台确实一度陷入胶着。还记得某次台风天,外头风雨交加,看着友台气氛如火如荼,自家竟然只有一个直播间观看人数破2位数,而且11人中有10人是自家员工。
「幸好,时间证明一切」武传翔笑说,3个月后越来越多主播开始邀亲友看直播,就连主播爸妈也玩起直播,瞬间创造不同用户群,也曾在母亲节成功邀请主播和妈妈一起入镜,直播间的温馨气氛让团队坚定这条路是对的。有别颜值系直播热度的昙花一现,浪LIVE主播群却逆流而上,不仅粉丝越来越多,有的也出片圆梦,平台上线1年就达到损益平衡。
王教昌认为,要透过实体表演拓展知名度并不容易,更别说靠才艺吃饭,直播的出现正好为这群人提供舞台,直播的表演不单是Live,表演者还能和观众对话、成为朋友,成为凝聚粉丝的重要力量,比单纯看影片更有温度,这种互动感也是其他媒体做不到的。
没你想的简单 当红主播甘苦谈
身材火辣、热爱表演的前无双乐团中阮手「丽丝」,早在推特有直播功能时就发现直播魅力,开始「一天一直播」计划,将近2年累积大批死忠粉丝,甚至共组「丝丝帮」,2016年转战浪 LIVE,从平台上线第一天开播,如今粉丝数已高达43万人。
为了让粉丝期待每一天的直播,丽丝不放过任何小细节,每天都以新装扮现身,「英雄人物、动漫、卡通人物我通通穿过」,每月光治装费就万元起跳,直播内容她更下足功夫,除了唱歌、弹琴,每年元宵节煮汤圆、圣诞节做姜饼屋活动早已成为传统,还曾举办在线婚礼,开放粉丝将昵称改为老公,粉丝们真的个个也在家中穿西装看直播,也让丝丝帮有了共同的结婚纪念日。
在外人眼中,总认为主播对着镜头笑笑就能赚钱,实际上「真的没有大家想的容易」,丽丝说,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跟粉丝问早,接着开始找歌、练歌、练琴、上舞蹈课,有时也会参与主持活动;忙碌之余,还得寻找适合直播的衣服,看遍新闻、星座分析并将生活中的趣事记录下来和粉丝分享,随时搜集新知、新梗,不让直播内容一成不变,就像开启项目的流程,做好许多事前准备。
晚上9点到12点是粉丝最期待的直播时间,丽丝会先和粉丝聊聊今天发生的趣事,接着唱歌或弹琴,有时甚至特地为粉丝练唱,接着分享隔天的规划、要做哪些事,最后才和粉丝互道晚安。
练歌、练舞、直播塞满她的每一天,每天只睡4 小时,不仅健康状况亮起红灯,也曾因外界对直播主的刻板印象令她相当受伤,好几次想过要放弃,但粉丝们一句句「加油、等妳回来」,又让她感动到舍不得离开。最近她更组成全新女子团体「R18 Girls」,希望把快乐带给更多人。
男主播斯辰则有着全然不同的故事,从小家境不好的他有着一副好歌喉,怀抱对演艺圈的梦想成为练习生,全年无休地练跳练唱,每个月却只进帐2,000元,只好靠直播唱歌的打赏赚取微薄生活费,演艺圈之路也无疾而终。
去年3月他发现专为才艺主播而设的浪LIVE,加入后第1个月就赚了10万元,第2个月更进帐40万元,连他自己都不敢置信,也让过去7年的血泪化做美好果实,如今直播已成为他和粉丝间的桥梁, 更是替他一圆出单曲梦想的舞台。
不只靠斗内 单月营收破亿的秘密
上线4年,浪LIVE每月活跃用户达百万,每天上线超过94分钟,流量堪称全台第一,粉丝打赏支持主播圆梦是平台主要营收来源;据统计,普通会员一年平均付费9万元,VIP会员更高达250万元,每月营收早在2018年就突破亿元大关。
武传翔说,打赏是平台主要营收来源,也是对直播主的肯定,但浪LIVE还埋了不少伏笔,不仅主播和粉丝互动的流量具广告价值,平台孕育出的网红也可代言品牌、游戏、出演偶像剧,产制的短视频更具有业配潜力,俨然形成跨界的「粉丝经济」。
观浪LIVE内部,主要分为演艺、网红、营运、技术、财务等5大部门,演艺部门包括直播主演艺业务如通告、出片、偶像剧等;网红部门主要营造网红在社群媒体形象,教不同路线网红包装个人形象;营运部门策划活动;营销负责对内对外的一切形象宣传;技术部门负责在线所有功能;财务部门则掌管一切与钱有关的事务。每个部门有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各司其职进行项目规划。
外人不知道的是,浪LIVE在傲人营收的背后,靠的是「人才」、「内容」与「技术」3大核心。李宗翰说,「主播」是直播产业最重要的产品,因此他们不仅发展独立的召募组,同时提供平台独有的才艺认证机制,透过合约留住有才华的独家主播,主播不只能靠直播吃饭,更有机会一圆星梦。然而,签约主播在直播时不免会遇到问题,初期普遍是打灯、麦克风等技术问题,中期是粉丝互动、心理以及成效问题,后期则包括个人形象、粉丝团经营等,浪LIVE除依主播需求进行培训,更邀资深主播分享经验,解决主播们的疑难杂症;目前为止,浪LIVE签约主播共6,500人,因歌唱节目《声林之王》爆红的张若凡就是出身签约主播,更多网红主播纷纷将触角伸进其他领域,例如:汽车或化妆品广告、结合电商带货……等。
直播内容、技术同样举足轻重,王教昌说,浪 LIVE平台上线第1年只做直播、第2年加入电竞直播、第3年再加入iM短影,丰富平台内容,同时也发展自制与PGC节目,将国际潮流带进台湾,但这么多内容要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观众,才是技术项目团队的真功夫。
原来,每个账号一创立就会纳入追踪,根据用户看过的内容、搜寻的关键词,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分析喜好并推荐内容,透过大数据分析也发现,有别颜值直播平台用户男女比是9:1,浪 LIVE则是相对均衡的6:4,主要使用族群为18~ 34岁,但付费族群则落在25~44岁间,如此更能够精准掌握观众,依不同用户调整策略,投其所好;此外,技术团队也利用AI对互动内容、主播衣着进行侦测,一旦出现违禁字就会由客服介入确保直播环境。
浪LIVE影响力在直播界以黑马之姿攀升,武传翔坦言,让更多人认识浪LIVE,是现阶段欲突破的最大困境,未来可望推出网页版直播,即便没下载App也能透过朋友分享的连结观看直播,盼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网红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