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重视。为了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高校需要减少不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扩大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以兴趣为导向,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普及的最高效的方法。
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在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都较强的特点,这是导致学生对其失去兴趣,从而远离课堂重要原因。另外,在农村,受到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上两个方面导致农村教学质量无法快速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方法与建议,从培养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着手,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引导学生思维
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数字,还是实际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的一种工具,也可以让学生在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利用数学知识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教师只有从本质上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未来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之后,学生才愿意改变对数学学科的认知,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其次,利用群体效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每个班级里学习都会有优劣之分,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可以采取以优带差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形式,让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发挥带领学习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优等生的学习成就感,另一方面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加强师生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如果说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是提升初比如:在学习“正负数” 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提出几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拉进课堂“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气温是-6℃—4℃,大家知道-6℃的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呢?”“如果80m 表示向东移动80m,那么-80m 代表什么呢?”等等,教师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实用性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地基,那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就是建造知识大厦的砖瓦。只有清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才可以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孩子并不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在孩子性格及社会认知阶段亲情的缺失会对学生学习情绪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桥梁,所以,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细心的观察、交流以及对学生的关爱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兴趣来源、失去兴趣的原因以及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知等等,设置一个5-7 个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出每个问题的综合答案,然后再针对个别对数学兴趣不大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接下来还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面谈或家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尽量采取不公开的形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解开学生学习的死结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3.利用学校资源,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最直接的方法。初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对枯燥、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避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下滑。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教学工具、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比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大大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在“几何图形”这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师可移动多媒体呈现在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古老的剪纸艺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各种醒目的交通标志等等。然后还可以制作动画,将现实中的几何造型转化成立体几何模型,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更清晰的认知。再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采取研究型学习、数学竞赛等,成立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至于教学环境,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小小的教室,家庭也是数学学习的良好场所,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小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方面可以增加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多种教学工具的辅助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环境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农村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课堂形式,从而提升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资源匮乏的客观条件制约下,农村教师应该将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思维放在教学的第一环节,通过思维的转变提升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然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疏通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最后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是提升农村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苗书奇.浅谈怎样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4):63-64
[2]母玉蓉.小议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9):142-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