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

  • 来源:科学与技术
  • 关键字:施工技术,处理,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1-01 16:47

  摘要:在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控制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公路软土路基施工的质量与品质。

  由于地质和地形条件的不同,路段中软土路基的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与监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技术,进一步增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坚固性。

  一、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路基滑坡

  在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软土路基含水量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稳定性,以至于支撑力度不足,无法为整体公路路基的强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一旦对软土路基部分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发生路基滑坡的现象,从而影响公路路面的牢固性,不利于后期公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二)路基沉降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路基沉降问题是其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对公路软土路基施工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从而影响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坚固性,最终导致软土路基出现沉降的现象。由于软土路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软土路基部分出现沉降的问题,极易引发公路施工中其他路基相继发生沉降的现象,从而导致公路出现塌陷、裂缝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不仅对交通运输造成极坏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1]。

  (三)软土路基自身的缺陷未能得到解决

  软土路基不同于其他结构,其具有凝固时间慢且缺乏坚硬度的特质,以至于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向来是施工中的关注重点。由于地质和地形条件的不同,路段中软土路基的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则需要因地制宜,并且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以至于软土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进度最为缓慢的施工环节,对整体工程施工进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一)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软土路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该技术原理是通过在软土路基中的软土层设置排水单元,然后利用排水设施如数排出软土层中的水分,以此增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从而促进土地快速的沉降,很好的解决了软土路基沉降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堆载预压法和砂井堆载预压法是排水固结处理技术中经常被用到的两种方式,其中砂井堆载预压法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在天然地基的基础上增加了砂井的排水系统,在预压作用下,通过袋装砂井预压法搭建的排水通道排出软土层中的水分,以此增强软土层的密实度,从而提升整个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堆载预压法则是在软土路基表层进行堆土填筑处理,以此增强软土层的密实度,该种处理方式易于操作,不需要采用过多的材料,也无需机械设备协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相较于前者,该种技术排水固结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工期短的公路工程[2]。

  (二)挤密法

  挤密法常用的处理方式,分别是反压护道法、重锤夯实法和深层拌和法。其中反压护道法对提高路堤的稳定性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为了满足软土路基密实度的施工标准,应用这种技术时须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切忌进行一次性高压填筑,在铺筑时还应注重向外坡度的保留,以此促进水分的排出;重锤夯实法对增强路面的强度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泥土路面湿陷问题,但是该种处理方式对地质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应用于地下水位低于地面0.8米以上的稍湿无粘性土和杂填土中;深层拌和法应用原理是通过搅拌软土和固定剂的方式,而后将桩管打入搅拌好的软土当中,促使软土层产生横向挤密作用,从而促进软土层密实度的增强,该种处理方式通常适用于松软砂类土、 素填土和杂填土中。

  (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处理方式,分别是土工布和土工格栅,排水效果均十分明显,同时还能够避免发生土粒流失的现象,从而增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由于该种技术需要借助合成材料,所以抗老化性能不佳,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比较强,为此,比较适用于公路路基加固、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等工程的治理[3]。

  三、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一)因地制宜,不盲目开展

  施工环境是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因素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这些因素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对软土路基施工形成了较大的阻碍,尤其在汛期施工,大量的雨水渗透进软土路基中,对软土路基的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大大增加了公路施工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结合实际施工环境,继而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以便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软土路基施工有着丰富的施工技术种类,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充分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建造成本的控制。为了确保选择的施工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当前软土路基质量施工要求,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与监测,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定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进一步保障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此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勘测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施工前的勘测工作趋于形式化,勘测结果不够全面透彻,导致后期施工中阻碍重重,极大降低了整体的施工效率。由此可见,施工前的勘测工作至关重要,务必要加强重视。

  (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公路软土路基的建造过程繁重复杂,诸多外在因素的存在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等级较高的公路对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从而对后期的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因此,在施工开展之前,应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定要确保入场的施工材料均符合质量标准。在人员方面,加强施工前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及操作步骤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路基沉降或滑坡的现象,为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得以高效、顺利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软土路基的建造过程繁重复杂,诸多外在因素的存在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建造原则,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及地质、地形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公路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海波.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10):200-200.

  [2]孙志强.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 四川建材, 2019, v.45;No.221(1):120+122.

  [3]张俊英.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 (2):251-252.

  [4]安玉岭.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 No.166(12):92-9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