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规划,问题,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11 11:44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农业生产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笔者将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展开分析,旨在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建设高标准农田工程的目的是确保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能力。高标准农田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进一步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规划工作与现实情况不匹配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设计单位没有对项目区进行详细勘察,对项目区的基本情况缺乏充分了解。为了简单追求建设效果,规划设计模板被机械复制,设计内容相同,导致规划设计结果与现实不完全一致,缺乏必要的依据。进而导致规划设计不仅改变了原有自然合理的布局,而且对项目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农田项目的建设造成影响。
1.2综合效益难以发挥,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
在综合效益开发中,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中低产田为主,结合各种优势农产品建设,建设高产农田。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普遍推广优质品种和技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但在现实中,由于部门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再加上农民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农村基层组织往往怕麻烦,不愿进行大规模经营,这使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发展十分困难。在道路建设领域,许多现实条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符。加强和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住房改造等环境综合治理,丰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
1.3意见、建议征求不充分
由于一些项目规划前期征求意见的范围、广度和深度较小,一些人不配合项目,甚至阻碍建设。同时,由于事先没有充分征求国土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很容易导致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建设的"规划工程"成为其他部门的"已建工程",,导致大量设计变更,甚至项目取消。
1.4资金耕地不匹配、权属情况复杂
在涉农资本投资方面,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资本收益大部分来自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收益。目前,大部分地区农地流转收入较低,耕地面积和后备资源相对丰富,但水利、交通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农田机械化程度低,粮食产量低,资金缺口大。存在资金投入和建设与耕地标准倒挂的现象。
在土地的权属问题上,我国耕地形式杂乱零散,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对于农民来说,承包耕地分散在不同的地点,非常不方便。在建设排灌区和耕地公路时,必然涉及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土地所有权。有关部门要权衡土地权属和地块分割的现状,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优化措施
2.1强化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项目规划是根本,建设是基础。只有做好高标准的农地规划工作,绘制发展蓝图,才能为未来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项目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转化,促进基层的深度整合。因此,一是科学安排规划设计周期。尽早实施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周期充分合理,避免“引产早产”现象。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单位考核制度。加强对其设计方案的后评价,完善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其自我完善和完善,不断提高专业规划设计水平。
2.2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
高标准农地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国土资源部门的建立和相关部门的整体投入。具体来说,政府应不断加强相关部门专项资金整合,进一步完善耕地建设经验总结。国土资源部门要明确农村土地整合的基本目标,落实以农地流转为主体的农村土地开发,协调和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提高各部门投入资金的综合利用率。
同时,准确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做好地形地貌等土地等级编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在部门联动方面,要加强各部门的资金投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耕地的整治,巩固灌溉设施,加强耕地的核心基础工作,提高耕地建设的有效性。在后期管理中,做好相关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工作安排,注意村民或村组织定期做好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相关部门做好经济补贴工作。
2.3充分提高群众参与度
高标准农田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必须有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高标准农田工程必须贯彻群众充分参与的原则。项目入库时,应告知拟建项目区群众项目的具体范围、性质和实施时间;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使规划方案尽可能符合公众利益,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征求意见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群众代表参加改进方案的讨论。当然,对于不合理的建议,应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解释,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扫清障碍。
2.4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涉农资金统筹安排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者信用评级和评价机制,完善宅基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金融贷款,实行转包、交换、转让等流转方式。面对资金配置不当、农地所有权复杂等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特别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尽可能减少农田细碎化,保证农田的规模化经营。此外,在政府部门层面,要注重统筹安排,不断提高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解决当前农业投资与农用地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需求上不断增加,因此,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工作,应当不断加强规划管理,从实际出发,提高农田建设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永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5):71,74.
[2]陈晓栋.浅析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环球人文地理,2017(14):263.
[3]朱冬桥,陈国存,还倩青,等.盐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8):265-266.
[4]王晓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8):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