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施探讨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
  • 发布时间:2022-04-17 20:36

  摘要:在语文教育体系中,听说读写缺一不可,且均与学生的生活有所联系。因此,教师要致力于阅读教学,借助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进行简要探讨。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针对文本所提出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很容易会随之回答,同样的答案;有时候并非他们的所思所想,而只是人云亦云。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养成创新意识,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观点。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思维,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及鼓励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养成,必须改变以往因教师百分之百掌控课堂而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位的现象。当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其能够获得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分析水平将得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和提高。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会按照标准答案为学生讲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抄写段落大意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样做便是对学生思想的禁锢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路受阻,因此,小学生语文教师必须在尊重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学情与个性的情况下展开阅读教学,如此方才可以确保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课堂当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而且还会让学生从中感到阅读的吸引力,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不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在课外时间内自行进行阅读。

  2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

  2.1增加教学互动,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只有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才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互动话题,以此增加教学中的互动,由此可以分析出学生的个性,并且使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个性想法,这样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1]。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的时候,就可以寻找符合课文内容的音频,以此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大自然的声音。然后,教师可以由课文向外延伸,由此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声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与享受生活的意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印象中的大自然的声音,并且引出保护大自然的话题,这样就可以增加教学中的互动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并且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想法。教师这样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表达想法的自信心。

  2.2提供展示机会,体现学生个性

  想要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就需要使学生感受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个性化阅读教学,从而才能为发展学生个性奠定基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以此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并且体现学生的个性,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课文的学习设计多种表现机会,以此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并且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且在开展教学时选择学生领读课文,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读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与好段,并且说明好在哪里,这样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内涵,并且鼓励学生在探究后展示探究成果。教师以此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化阅读教学。

  2.3带领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

  在小学生所接触的诸多文本中,很多文本都是以作者的真实生活为背景的,其中包含作者的真实想法以及真实情感。但结合教育现状分析来看,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仍旧会关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即便是在阅读教学中也会限定教学思路、教学框架,甚至会要求学生按照答题模板分析文章,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此,教师要做好有效的教育转化,能够站在生活角度上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更好地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共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个性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想自己和外公爷爷在一起时有哪些记忆比较深刻的事情,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彼此分享,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接下来,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出文章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性探讨,作者想要在文章中传递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的祖父有哪些特点?阅读完毕后,也可鼓励学生彼此交流,或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撰写一段自己想对爷爷、想对外公说的话,并绘声绘色地朗诵,与其他同学相互欣赏,在其乐融融的课堂上,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也有助于学生阅读个性的全面扩散。

  2.4指导阅读感悟,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并且在教学中锻炼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后感悟文章,由此发散学生的个性思维,并且锻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读后思考与感悟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燕子》的时候,就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儿歌《小燕子》,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阅读课文,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讲解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说明阅读课文后的感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讲解课文,以此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悟课文。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与感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开展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可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感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理解的自信心,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习惯,并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根据上述策略开展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就成为广泛的倡导。传统的阅读教学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倡导个性化阅读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仍然要走很长一段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一方面。教师需要传承传统方式。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必须突破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宽松的阅读氛围,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自身的教学思想,正确筛选,做到对学生负责任,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丽霞.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8,38,39.

  [2]洪宗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215-221.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郭丽霞.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M].赵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08-10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