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方法阐述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森林防火,方法,危害
  • 发布时间:2022-04-29 22:01

  摘要: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以吸收工业燃烧和居民呼吸产生的大量CO2,同时释放大量氧气维持均衡的空气成分。如今,森林面临着滥砍滥伐、土地污染、森林火灾等威胁,其中森林火灾是影响速度最快且范围最广的因素。文章就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和防火方法作出阐述,希望更多人了解森林火灾的治理方法。

  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时间和地点也不确定,夏季阳光通过露珠的放大镜效果产生火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冬季天气干燥,稍有明火就会引发森林火灾,多种多样的起火给森林火灾的治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近年来,我国发生过两起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的火灾:①2020年3月30日15时35分,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和安哈镇交界的皮家山山脊处发生森林火灾,因火场风向突变、风力陡增、飞火断路等原因导致参与救援的19位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牺牲,这起火灾的各类土地过火总面积为3047.7805hm2,综合计算受害森林面积791.6hm2,直接经济损失9731.12万元;②2020年4月14日17时35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尼西村附近发生森林火灾,森林消防队伍、消防救援队伍、公安、当地武警官兵、民兵和地方干部群众等3000余人历时4个昼夜持续扑救,于4月18日17时将明火全部扑灭。

  1.森林火灾的危害

  1.1危害群众生命健康

  从广义来看,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范围内进行自由蔓延和无限扩展,对整个森林乃至是森林系统造成破坏的林火行为;从狭义来看,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极强、极具破坏力且处置救援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会影响水源质量,造成人们的经济损失,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甚至是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森林火灾而死亡的人数高达千人。因此,必须将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我国消防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列入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1.2危害环境

  森林火灾不仅会对森林本身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例如烧毁树木和林下植物资源、烧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引发水土流失的同时降低下游水质、火灾产生的浓烟还会污染空气。由此可见,森林火灾引起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森林火灾。

  2.防治森林火灾的必要性

  2.1防治森林火灾是发展林业的必然需求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导致森林资源成为了稀缺资源。为了保护现存的森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我国采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相关的举措,例如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督促各行各业参加各种类型的植树活动;组织队伍在西部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种植树木防风固沙,广泛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工作,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国家几代人为保护森林所做的努力,有可能在一场森林火灾中化为乌有,因此,必须重视森林火灾防治,从源头上保护好森林资源。

  2.2防治森林火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发生森林火灾时,树木、植物及其他各类物质的燃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主要由CO2和水蒸气组成,约占森林火灾烟雾成分的90%;还会产生一定浓度的C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灰尘等物质,约占有毒有害气体的10%。动物也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威胁动物的生命安全,每次火灾必会导致大量动物死亡,甚至有些火灾会直接造成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除此之外,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一旦森林被烧毁,就会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森林火灾的破坏力极大,它会威胁处于生态环境中的各个部分。因此,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工作时,不仅要注意保护森林本身,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森林中的动物。

  2.3防治森林火灾是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森林火灾不仅会降低空气质量、威胁生态环境,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森林火灾丧失生命的人数高达1000,因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高达4.2亿元。除此之外,与人类日常生活相关的工厂、房屋、粮食、动物等都在森林火灾中损失惨重。为保障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受到森林火灾的影响,必须做好防治森林火灾的准备,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受森林火灾的侵害。

  3.防治森林火灾的措施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极强,且具备发生速度快、破坏性强等特点,一发生就会立即产生大范围的破坏。为了防治森林火灾,领导层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森林防范意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防范森林火灾的重视程度,深化自身的领导能力,发生森林火灾时要做到发现速度快、应对措施得当、采取措施降低火灾损失这3个要求。除此之外,领导层应当完善部门的规章制度,加强责任落实机制,在发生森林火灾的第一时间调查原因,追寻有纰漏的环节,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对责任不划分、监管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人员进行严厉批评,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责任体系,为治理火灾作出贡献。

  3.2加强宣传力度,增强防火意识

  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各地的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森林开发力度加大,游客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森林环境污染严重、火灾隐患严重。例如,有些游客在在森林行走的过程中乱丢烟头、露营时未将篝火完全熄灭,火星在干燥的季节或者有风的天气容易被风吹落到干枯的树叶或其他易燃物品上引发森林火灾;游客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会在晴朗的天气聚集阳光发生自燃进而引发森林火灾。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引导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采取多样的宣传形式向居民及游客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例如在景区多处设立森林防火的宣传标语,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在森林景区入口处讲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在森林景区中设置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相关的视频等,以此将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尽力提高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和责任心。

  除加强森林景区的各项宣传活动外,还应当与周围各村镇、企业及学校联手,合作举办以“预防森林火灾”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

  3.3加强值班和巡逻人员

  由于引发森林火灾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估计森林火灾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准确地点,导致森林的治理工作,尤其是预防森林火灾工作难度极大。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森林值班和巡逻工作,加大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根据森林火灾的季节性特点及其他特点在森林火灾的频发时期增加相关人员的人数和巡逻频数,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快速抢救为目标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4.结语

  森林火灾在烧毁森林的同时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本文从监管、宣传、管理这3个角度入手,论证了森林火灾的成因、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以期为预防森林火灾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