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意义,问题,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5 14:06
【摘要】 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效、廉”,在多学科领域都有独特的效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在综合医院实现整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开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从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的意义出发,结合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策略的探讨,旨在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的开展。
中医适宜技术历史渊源流长,是一类独具中医特色的传统疗法,除了常见的中草药、中成药、针灸、火罐外,还包括刮痧、按摩、外敷、熏洗、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皆来源于临床,疗效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验证,目前在临床中普遍应用,并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中医适宜技术具有价格低、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效果佳、安全性高等优势,它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开展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 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的意义
综合医院主要为大众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症急症的诊疗,还需要负责常见病的防治、健康宣传、慢性病管理。中医适宜技术费用低廉,在综合医院临床工作中应用符合医改控制医疗费增长、减轻居民费用负担的要求,在综合医院中开展投入低、费用少的中医适宜技术,对于医改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如常见的针灸、推拿、拔罐、熏洗等中医适宜技术不需要投入大型的医疗设备及过大的诊疗场所。中医适宜技术还具有起效迅速、副作用低的优势,在综合医院中,充分利用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更加有利于国家基本卫生保健体系的完善。
2 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以中医适宜技术为代表的中医护理操作之所以在临床中不能得到广泛、有效的普及,主要是因为医院及护理人员对其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及重视。在医院层面,制度不健全、领导不重视导致中医适宜技术不能得到良好的推广。而护理部门并不具备人事权及奖金分配权,在医院内部并没有真正做到垂直管理,护理部所组织的绩效考核不能直接影响到科室护士长及护士个人的奖金及评优情况,这导致考核并不能起到良好的约束督促作用,从而走向形式化,这也导致单纯由护理部倡导中医护理操作的落实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很多医护人员对于中医护理技术存在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很多医师及院领导本身就有重医疗而轻护理的思想,这导致愿意配合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的人员逐渐减少,仅凭借护士的努力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
2.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一直以来,我国整体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专科教育在护理教育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而护理人员所接受的教育多为西医护理知识,对于中医护理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导致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本身就难以得到保障。综合医院护理队伍的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中级职称仅占一小部分,高级职称更是寥寥无几。医院所聘用护士多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生,本身就欠缺中医护理的基础,对于中医理论、中医药理以及中医基础知识更是缺乏基本的了解,很多护士对于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的学习都是半路出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能良好地进行辩证施护。而在医院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护理人员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进行正规的指导,相关的专业培训也少,这也极大的阻碍了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的开展。
2.3 中医特色护理健康教育不到位
中医特色护理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取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对中医基本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与技术进行普及。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护理健康教育的起步时间并不长,而且中医护理的实施内容相对单一,很难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人员往往会将自己的职能局限在保护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病痛的层次上,显然这是对健康教育意义的认知不足所导致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了健康指导活动,但是其往往停留在对病人的单项知识传播或简单知识传播上,没有真正地实施教育计划和评价,显然达不到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取中医教育的相关信息实际上来源于门诊中医或民间古方,因此对于中医疗法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也缺乏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患者只相信医生的解释,一旦护士和医生之间对病人的解释存在不同,很容易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怀疑。另外,患者的文化层次各有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很多时候对于护士讲解的内容根本没有听懂,更难实际利用。这些原因都导致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不够满意。
2.4 护士缺乏主动性
由于中医知识过于抽象化,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及理解,而且记忆难度较大等原因,部分临床护士难以学习及掌握中医知识,同时护士知识体系过于单一及老化,尚未充分意识到中医护理的内涵及重要性,导致中医理论不够扎实,无法对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广泛应用。最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中医护理能力欠缺,不仅缺乏主动性,同时还存在护理思想认知不到位的情况。在护理模式不断转变的同时,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及中医适宜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护理工作量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尤其在基层中医院。为此部分职位及学历较高的优秀护理人员不愿主动进入在基层中医院,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护士严重缺乏情况频频发生,完全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创护比,最终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难以保障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2.5 环境细节未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目前,部分中医院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建设完全落后于同级综合医院的问题,在开办中医治疗室时缺少足够的空间。基层中医院部分完全面向农村,在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有序开展,医疗保险病人数量不断增多,病患往往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住院率远远提高,医院临床面临着一床难求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基层中医院规模较小,环境较差,可利用的病床及病房有限,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病患的就医要求,开办专门中医治疗室及开展中医技术十分困难,无法适应患者急剧增加的情况,最终引起患者对就医不满意的情况。这对有序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产生了诸多不必要的影响。
3 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问题的对策
3.1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开展过程中要坚持适用的原则,将疗效作为根本,保证护理质量,与医院的效益指标进行结合,争取能够在院内获得领导的重视,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将护理部的垂直管理有效落实,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利用长效的激励机制解决资金匮乏等实际问题,尽可能的购置有效的中医治疗设备,结合中医传统护理技术的功能特点,对各项可实施的项目进行挖掘。最后,根据中医传统技术存在的功能特点而言,需要充分挖掘临床科室的实施项目,按照规定要求保障每科不少于最基本的八项基本操作技术,并且认真与仔细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程》,严格遵守中医学理论的辩证施护及以点带面,进而确保中医适宜技术有序开展及顺利完成。例如,中医药专家根据患者需要研制咽炎解毒、祛痱止痒和产后调理等中药组方,运用TDP神灯、穴位贴、推拿等技术对常见病进行科学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满足不同患者的真实就医需求。对于慢性病后遗症高发问题,综合医院需要根据患者实际需求来开设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创建星级门诊,重点开展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带来极大程度推动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3.2 重视护理队伍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3.2.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稳定当前护理队伍,尤其是医院的骨干人才,对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大胆改革,可以在每年中医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这对人员的优化配置非常关键。关于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配备工作,领导需要召开会议进行落实,对护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要酌情采纳,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整。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病房一线护士在配置上基本达标,要尽可能合理、科学明细地对护理人员作出分组排班。在护理文书书写上尽可能的简化,排班执行弹性制,既节约了护士的时间,又保证了护士的精力,使其能够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医患和谐。制定较为完善的《医院聘用护士管理办法》,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护士招聘办法、管理办法、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奖罚规定、辞职、辞退标准、档案管理等,在护士聘用上尽可能的规范落实聘用到解聘的各个环节,保证医院护士的管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化、制度化延续下去,对于护士的进院条件要进行修改,中医院校毕业,学历层次较高,有中医知识方面的经验的护士应优先聘用,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职业要求为标准进行人员面试和考核。
3.2.2 结合实际,创新管理
要不断调动护士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培养的积极性,特别是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要鼓励护士积极的进修学习,也要为护理人员创造充分的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得到培训,不断在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护理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不断的对自身知识和技能更新,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将护理效果作为出发点,总结工作经验,探索既能满足健康需求、又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对于管理工作创新,医院应重视团队建设领导力的增强,明确各阶段学习需求,从多角度分析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意义与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借助晨会互动方式对各阶段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创新,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所需的执行力、沟通力与技术力,解决医师少与收入少的问题及各类复杂病症,从而走出口服中药为主的治疗困局。
3.2.3 培养中医护理人员
提高护理质量,走向特色中医护理之路。从医院角度出发,在医疗人才培养的规划过程中,医院内部需要选择业务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及责任心较强的各科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内容丰富性,培训方式多样化,运用集中授课或者网上授课等不同方式来完成专业性培训。例如,对于较为成熟的技术项目,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应进行现场讲解,手把手或一对一地引导学员对动作要领进行全面掌握,对于学员提出的问题做到逐一讲解,可借助小视频等方式完成疑难解答,培养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与此同时,医疗队伍护理专家应当定期在医院进行指导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传、帮、带的作用。医院也要采用规范化及科学性的方式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学习培训。例如,为了保证中医适宜技术的顺利与长期开展,医院需要重视患者接受程度的提升,从多角度考虑来制定中医护理人员培养方案,保证医护人员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患者也能主动接受相关治疗,使得适宜技术开展得到患者支持。
3.3 强化形象传播意识,用环境细节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外部形象要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形象传播的意识。将人文关怀落实在所有的细节上,为患者打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进而塑造人性化的医院特色品牌,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高度关注医院的文化建设,使患者感受到中医中药文化的浓厚氛围,这是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也是对就医环境相关政策规范要求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中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意识到,医院的发展建设关乎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方文化展示,因此加大建设力度,对医疗设施更新换代,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医院还应主动对全科医生进行指导,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打造出覆盖面较大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将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工作做到最大限度落实。除此之外,医院还应重视激励机制的完善,对中医适宜技术的经费开支做到全面落实,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才能营造出较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经费落实到位,还需要对配套专项资金做到关注,不仅要用于各种培训活动,还应增添先进设备与技术,加大治疗场地建设力度,优化工作环境,从而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医院需要关爱员工,开展多元活动增强医护人员归属感,例如,不定期开展员工座谈会,增加医院领导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采用随机方式完成员工问卷调查工作,收集员工真实想法;设置科室留言窗口,鼓励医护人员实时互动。在归属感的不断增强下,医护人员与医院领导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为中医适宜技术的有序开展夯实基础。
3.4 加强中医健康教育
作为整体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护理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护理科学体系愈发完善,中医护理能够在教学中形成独立的学科,根据中医护理人才需求对教育进行改革,采取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开设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对教学方法改进,帮助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修的优秀从业人员,有利于中医护理发展。另外要对中医文化知识进行不断普及,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对中医养生等护理知识有所了解,让更多患者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例如医院可以每年定期举行健康教育大赛,随机抽取病例,对护士进行现场考核,有助于提高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患者采用专栏、宣传卡片、图文相册等书面形式进行教育;对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利用电视、幻灯、投影及广播等进行教育;对操作、姿势和自我护理技能有关的教育内容采用示范训练进行教育。这些都能够积极转变患者及其家属对中医护理文化的观念,提高其认知程度的同时也促进了医院内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妇女节、护士节等节日中举办各项拓展活动,巧妙地融入中医健康教育,不仅让医护人员知识层面得到拓展,患者也能在活动当中对医护工作内容与理念有进一步理解,实现高质量的中医健康教育。
4 小结
中医适宜技术是历代医家中医药理论实践的经验结晶,优势非常多,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能够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有行之有效的健康服务。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不仅缓解了治疗压力,而且也明显降低了治疗费用,在医院内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开辟与发展意义非凡,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技术的不断了解,综合医院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一定会有更好的前景。
5 参考文献
[1] 陈涵彬,熊振芳,李敬文,等.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SWOT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20,42(11):50-52.
[2] 吴梦玮.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在治未病中心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5):65-70,81.
[3] 徐青丽,洪鲜,臧文雯,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4):23-25.
[4] 王鹤群,王丽.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应用述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8):545-548,552.
[5] 宋坤,殷海燕.南京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需求及接受服务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9,33(10):1759 -1761.
[6] 许家锋,李科全,邓宏珠,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2):178-181.
[7] 侯辰阳,姚莹.临沂市乡镇医院从业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现状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8):1389-1392.
[8] 王新华,张新荣,郭春香,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推广方式及影响因素现状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8,37(4):380-383.
[9] 马献中.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5):435-437.
[2022-01-11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