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读能演的校园戏剧

  • 来源:教育论坛
  • 关键字:校园,戏剧,社会性
  • 发布时间:2022-06-17 13:53

  黄继先先生的剧本我大都认真品读过了,那是因为《重庆儿童文学史》主编彭斯远教授要我写一篇关于他的评介文章。虽然时间过去了20年,但剧本中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有趣的情节,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剧本题材丰富,从童话、科幻、动画到现实生活;作品形式多样,包括歌舞剧、话剧、相声小品、课本剧、影视剧,几乎囊括了儿童戏剧中的所有剧种和风格。

  注重题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社会性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思想和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过去,儿童剧作局限于写勤劳与懒惰、善良与邪恶的矛盾;现在,却已无法满足小观众的需要了。这就要求儿童剧作家对新的题材进行开拓。黄继先创作的系列科幻电视剧《发明大王艾又生》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这部作品涉及科学探索的热门话题:克隆技术、外星人、纳米材料以及通过脑电波记录梦境。作者将艰深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加之有趣的情节,使小观众感到既好消化又有“嚼头”,满足了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系列之一《克隆机风波》中,作者并没有花大量文字解释深奥的克隆技术,而是借助“克隆机”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这项“用细胞、原子作原料”复制生物体的科学发明。作品中克隆机无节制且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复制各种生物,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人口剧增,而且由它复制出的大量强盗,还对社会稳定和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剧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解和难以领会的专业术语,而是将知识性寓于趣味性中,诸如“虎猫”误人克隆机,艾又生利用克隆机智斗强盗,这些细节都对孩子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创作中并没有一味地制造搞笑的情节,以此迎合儿童的游戏心理,而是对题材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所以在作品结尾处,才会有这样一份意味深长的学校布告:

  我校2036级学生艾又生克隆机演示会后,受到科技发明界人士好评,有人认为这是新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将在短时间内改变世界面貌。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新世纪以来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它在启用10小时后就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为此,经报请上级研究后决定:一、封存克隆机,禁止一切人使用;二、对艾又生新发明授予“特等奖”,奖金一元;三、对艾又生新发明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给予记大过一次,罚款五万元。

  作品用发布告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对克隆技术的认识和看法。对人类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可否认,它对人类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正如核武器的发明一样,科技的进步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作品的结局启发孩子们客观而积极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正是作品价值的最好体现。在黄继先的儿童剧作中,有关科学的新发明、新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此类剧作既适应了当代儿童向知识型、思考型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为孩子写作的儿童文学观。科普歌舞剧《告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千年树精和乌龟丞相纷纷向上帝告状,谴责人类乱伐森林、污染河流、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上帝也深有同感。于是,他率领告状者前往凡间,共同惩治凶犯。作者跳出了“人看动物”的传统视角,以“换位”的方式,让作为受害者的植物、动物说话,用树精、乌龟、上帝的亲身经历向小观众展示了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于儿童思维的具体性,作者将那些概念化的东西转化成了具体的形象,当身患皮肤病的上帝、软壳瘦小的乌龟、失去了伙伴的树精出现在小观众面前时,孩子们心中积存已久的生活印象被触发开来,很自然地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了环保的意识。

  以上提及的作品只是黄继先众多剧作中的一小部分,仅此即可以看到作者对儿童剧题材的大胆开拓和深入挖掘,以及对题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及社会意义的艺术追求。并且这种追求已在他的儿童剧创作中深深地扎根,成为他创作的宗旨和意义所在。

  驰骋于丰富的想象空间

  想象和好奇是孩子们最大的特征。儿童剧作家只要把握住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对生活赋予大胆的幻想,就能在小观众的心里撞击出快乐的火花。黄继先的儿童剧作就像一个万花筒,其中有反映生活百态、人情冷暖的影视剧《三个小面人》、话剧《女法官与少年犯》,也有反映孩子们成长经历的话剧《盲童和顽童》、《代理家长》,更有充满作者奇思妙想的未来世界、动物世界和神怪世界。在这些缤纷的世界里,作者的创作跨越了空间的局限,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引领着孩子们自由的飞翔。

  在未来世界里,有每天开不同颜色的日历花,神奇的止睡丸,用于抓人的基因改良蜘蛛网(见《克隆机风波》);有运用纳米材料制作的侦察小蜜蜂(见《防盗香水》),如同金箍棒一般神奇的“纳米棒”(见《奇闻怪事侦探所》),还有为人类治病,救死扶伤的外星人(见《慢诊室》)。这些科幻剧作的基本特点都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于未来世界的各种情景作了幻想式的描述,其内容既不是违反科学原理的凭空臆造,也没有拘泥于已经达到的科学现实。作者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并且依靠儿童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认识理解并不熟悉的事物,唤起孩子们的联想,也激发他们对科学、对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众所周知,科幻故事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但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教育,因而在科幻剧的创作中允许富于戏剧化的情节设置。比如《慢诊室》中外星人赵钱孙李小姐对于装病的人类小丁的惩罚。小丁服下了她给的药丸后,肚子疼痛不止。当小丁责问时,她反唇相讥:“谁叫你无病吃药呢?慢诊室的药是:有病治病,无病生病”,而且“疼痛的时间随年龄大小成几何级数递增”。这个有趣的细节使人不禁想起了童话名篇《皮诺曹奇遇记》中皮诺曹的遭遇。同样是撒谎,皮诺曹的下场是鼻子随谎话的增加而不断长长,小丁的代价是身体的疼痛,两种不同的惩戒方式其目的却是相同的——告诫孩子们做一个诚实的人。在作品中,黄继先将传统故事情节置于现代背景下,使得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走进作品中的动物世界:这里有智斗灰鼠的小鸡(见歌舞剧《聪明的小公鸡》),有利用高科技捉羊的老狼和儿子大狼(见话剧小品《老狼新传》),还有聪明正义、乐于助人的火狐狸(见童话电视《香花鹿》)。这类童话剧讲述的不过是传统的以强欺弱,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在黄继先的笔下也被推陈出新,发掘出新的看点。比如在对狐狸这个角色的处理上,作者表达了与传统观念完全相反的认识。很多童话故事中狐狸只有狡猾、奸诈、欺骗的一面,这几乎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共识,而黄继先创作的狐狸却是一副精明、善良、行侠仗义的形象,这不能不使小观众有眼睛一亮的感觉。黄继先能使旧的故事和题材出新出奇,对于平淡无奇的具体情节,也有独运的匠心。歌舞剧《老狼新传》与孩子们所熟悉的故事《小白兔和大灰狼》有着极为相似的情节,但是作者正是以“老瓶装新酒”的方式,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写出了趣味横生的作品。凶恶的老狼善于伪装,且老谋深算,但急于捉羊的贪婪心理又驱使它做出了一系列滑稽可笑的行为:安装窃听器,穿裙子戴假发乔装打扮,为看小羊唱歌跳舞,使用电子望远镜。各种道具的使用为剧作增添了许多丰富可看的情节,而老狼短小逗趣的唱词更引来了小观众阵阵欢乐的笑声。此外,为了突破舞台的空间局限,作者还合理地运用舞台灯光进行不同场景的切换调度,充分地发挥舞台布景的作用。

  再看黄继先笔下的神怪世界,横行霸道、欺负弱小的巨手霸和唯命是从的小山妖(见《以“魔”治魔》,该剧已拍摄并在杭州电视台播出)固然可怕,但最终败在了智慧而正义的森林动物面前。作者塑造的神怪形象都是“童化”了的人物,完全去掉了令孩子恐惧的因素。即便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也被赋予了人性的一面(见《告状》):因为环境污染,上帝也难逃病痛的折磨;因为树精的指责,上帝也像凡人一样生气发火。这些作者想象出来的神怪形象所展示的不是让孩子害怕的外表和令人畏惧的神力,而是纷纷服从于表现剧作主题的需要,展示出它们各具特色的一面。

  想象能赋予儿童剧作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而阅读或观赏富于想象的作品也使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欢乐。

  个性鲜明的人物台词和动作

  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是戏剧作品表现人物性格、展现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其“个性化”的要求对于塑造性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幻剧《防盗香水》中的艾飞飞是一个逗人喜爱的“小大人”。当他迷路时,会“急得几乎哭出声来”,但是在轻视、冷落他的公安局长面前,他却表现出大人似的举动,“气冲冲地从衣袋中掏出一封信丢到局长办公室桌上”并且宣布:“艾又生就是我爸爸,是中国著名的发明家。我叫艾飞飞,著名的发明家的儿子!”他用自己老练的行为和童真的语言维护了作为孩子的尊严。艾飞飞身上既有孩子的天真又有成年人的稳重,他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谨慎态度,也使大人们刮目相看。同样是儿童形象,作者对《三个小面人》中莲莲的性格塑造,其着眼点却大相径庭。在剧作中,莲莲是一个爱撒娇的小女孩,她软磨硬泡地说服爷爷上街散步,为的是买下自己喜爱的小面人,可见其“人小鬼大”,颇有心计的一面。买到面人儿后,“莲莲捧着小面人往回走,得意地说:‘猪八戒,你坏,我不和你亲。’然后努起小嘴和猪八戒背上的媳妇亲了一下。”这个小小的细节却又透露出莲莲不掩饰内心、率真可爱的一面。作者不仅擅长捕捉孩子的一言一行,而且擅长以符合儿童特点的行为反映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当爷爷劝说莲莲把小面人送给小妹妹时,她先是“迟疑着”,而后“没有作声,只扭扭身子不情愿地‘嗯’了一声”,最后“低下头,把小面人递给爷爷,眼里滴下两颗晶莹的泪珠”。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恰好是孩子内心活动最真实的写照。

  由于剧情的需要,儿童剧作中的人物塑造也包括成人形象的塑造。黄继先的喜剧小品《代理家长》即塑造了令人捧腹的“棒棒儿”(重庆方言,是对挑夫的称呼)形象。为了挣钱,他冒充富孩子的家长,作者对他土洋结合的形象设计为剧作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棒棒穿衣,由于没有穿衬衫,只好把领带打在汗衫上。由于没穿皮鞋,只好把裤子往下拉,以便能盖住解放鞋”。作为“地方特产”,棒棒的语言也极具特色:

  贾家长:但是,在老师您的教育下,我家小毛这学期表现得很勤快,一回家就趴在游戏机上做作业……

  曾老师:趴在游戏机上做作业?

  贾家长:他是在训练意志力,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不做完作业绝不打游戏。

  棒棒(即贾家长)明明说走了嘴,但他机智的解释反而成了诙谐风趣的笑料。他露出马脚时的胡言乱语既是笑话,也非常符他的棒棒儿身份。

  在黄继先儿童剧作的台词方面,除了人物的对话和独白,还有一类人物语言值得关注,那就是人物的唱词。歌舞剧《告状》即有不少堪称经典的唱词:

  树精:(瞧着上帝转圈。边转边唱)心中的上帝很英俊/浓眉高鼻大眼睛/这人像根老丝瓜/没有肉汁儿只有筋。

  上帝:你在干啥?还不快把状子呈上来!

  树精:(接唱)心中的上帝很潇洒/络耳胡须卷卷发/这人像只癞蛤蟆/全身长满黑疙瘩……

  上帝:(拿着镜子照照,叹了口气)唉!(唱)不知下界搞些甚/黑烟臭气日夜熏/天庭出现臭氧洞/灵霄殿好像蒸笼蒸/寡人我得了皮肤病/又痛又痒没精神。

  《告状》中这部分唱词言简意赅,而且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易为小观众接受。唱词中既有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又有对作品主旨的反映,说白与唱歌相结合的形式大大丰富了剧作的艺术表现力。

  又如《老狼新传》中老狼和大狼的唱词:

  老狼:你娃娃不懂。看我的!(从腰间取出话筒,嗲声嗲气地边舞边唱摇滚)

  小羊儿乖乖/防盗门开开/妈妈去进货/今晚上不回来/外婆来做伴/赶快把门开。

  大狼:(一旁接唱)若不赶快开/我一脚踢进来!

  伪装成羊外婆的老狼以唱摇滚的方式取悦小羊,其举止和唱腔显然不符合外婆的身份,急于求成的大狼更是帮了倒忙。可以想象,在舞台上,这样两个滑稽的形象和载歌载舞的模样,将为戏剧演出制造出多么活泼热闹的氛围!这些多样化的人物塑造方式,牢牢抓住了小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将教诲和忠告寄寓在愉悦与欢乐之中,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注:本文原载《重庆儿童文学史》儿童戏剧409页。2012年《科普创作通讯》刊载时个别字句有修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