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 来源:科学与技术
  • 关键字:路面施工,接缝施工,质量控制
  • 发布时间:2022-06-17 14:16

  摘要:近年来,农村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提高了公路路面的施工标准,对行车稳定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并在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施工中把握技术要点,为农村公路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本文围绕农村公路,分别从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作业、碾压控制以及接缝施工等方面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1 沥青混凝土拌和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需要对混合料的温度、碎石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多采用间隙式,利用装载机将规格不同的砂石料,然后经变频器控制按配合比设置的皮带传送生料至干燥滚筒,加热至规定温度后再卸入热骨料筛分机,经筛分处理后予以分别存储。按配合比将不同规格的材料投入石料计量仓内进行累加计量,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热沥青与矿粉,加入到搅拌锅内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完成后卸入到运料车中。对于工地实验室而言,应随时对配合比、沥青含量以及出料温度进行抽检。实际施工前,要了解天气情况,不得在雨天进行施工[1]。为避免集料离析,在铲料时,铲车应自底部开始铲料。要提高每天前面3盘碎石料的加热温度,干拌3盘碎石废弃。还要检查出料口的问题,每车至少进行1次,控制施工温度为145-165℃,但不得超过190℃,否则将视作废料废弃;要求沥青混凝土乌黑发亮,如果颜色花白或呈灰色,则表明拌和不均或过火,只能作为废料废弃。

  2 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会容易出现粘结、离析、降温以及污染等问题,进而对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运输质量。首先,沥青拌合楼必须建在一个合理的运距范围内,如景东县曼等乡后河村、胜岩村沥青混凝土改造工程沥青拌合楼,就建在该两条公路中间;并且能够保证沥青面层料温度不低于135℃;沥青拌合楼在装料前,需要对运料车进行清洁,并在车厢板涂抹隔离剂,以防运输过程中出现沥青粘结现象。在向运料车卸入混合料时,要保证混合料均衡,每卸完一斗料,运输车就要挪动一下,防止粗细集料出现离析现象。混合料的运输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应选择大吨位的运料车,使用帆布对车厢进行覆盖,避免出现降温或污染现象[2]。料车到场后,轮胎不得有泥,否则需要对轮胎进行清洗,以防污染路面。摊铺时,为确保作业连续,应保证不少于五辆车的持续供应,将运料车停于摊铺机前一定距离,以10-30cm为宜。在摊铺现场,沥青混凝土必须凭料单接收,如果达不到施工温度要求或受到雨淋,都不得投入使用。

  3 混合料的摊铺作业

  在进行摊铺前,需要做一段试验段,对沥青的摊铺厚度进行确定。在沥青封层合理确定基准线,使用钢绳居多。摊铺时,需根据试验段的摊铺厚度与设计宽度进行摊铺作业。摊铺前,需要对摊铺机的受料斗涂抹防粘剂,提前1小时对烫平板进行预热处理。摊铺时,应当缓慢、匀速不间断工作,摊铺机保持4m/min的速度前进,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车,保证路面平整度。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35℃,随时对摊铺的厚度与路拱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应当调整摊铺厚度,一旦局部离析或宽度不足,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填料修补[3]。摊铺现场,要安排专人指挥交通,以免料车碰撞摊铺机,还要有专人负责签收运料单,如果下承层面有杂物,应立即清除干净。另外,摊铺现场还要配备一个烤火桶,用于对锨进行加热和清除沥青;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如果遭到雨淋,则应立即予以铲除。

  4 混合料的碾压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是最后一道工序,对路面压实度、平整度以及路拱度等技术指标产生重要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压路机,科学选择压路组合方式,加强对初压、复压以及终压阶段的质量控制,保证最佳碾压效果。在初压阶段,先使用钢轮机进行静压处理,碾压1-2遍,要确保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应自外侧逐渐向中心碾压;初压结束后,应紧跟着进行复压操作,不得随意停顿。对于密集配沥青混合料而言,复压时应选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对于粗集料为主的大粒径混合料,复杂施工应选用振动压路机;对于路面边缘、加宽以及港湾式停车带等难于碾压部位,应当选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进行补充碾压。在终压阶段,既可以选用双轮钢桶式压路机,也可以使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2遍,直到无明显轮迹[4]。

  碾压施工中,要保证碾压轮清洁,并为钢轮涂刷防粘结剂或者隔离剂,不得涂刷柴油。至于轮胎压路机而言,应在轮胎外围加设围裙进行保温。在未碾压成型路段,压路机不得进行转向、掉头、加水以及停留。如果是振动压路机,在成型路面上行驶时,需要将振动予以关闭。对于当天成型的路面,不得停放各种施工机械以及车辆,更不得散落矿料以及油料等杂物。

  5 接缝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应保证作业的连续性,使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会出现明显的接缝离析。控制好上下层的纵缝,如果是热接缝,则应错开150mm以上;如果是冷接缝,应当错开300-400mm以上;相邻两幅以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要保证错位1m以上,并使用3m直尺检查接缝施工,保证路面平整度。

  在纵缝施工过程中,要把握两点:第一,摊铺作业中,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当选用热接缝,已铺部分应当预留100-200mm的宽度不进行碾压,用作后续施工的基准面,紧接着进行跨缝碾压,直至缝迹消失。第二,半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冷接缝,应在冷却前使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碾压时要保证碾压重叠宽度在150mm左右,不断地向新铺部分进行碾压。对于一级公路,其表层应当使用平接缝,而以下各层,则应使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如果沥青层较厚,则应使用阶梯形接缝,而其他等级公路,可以使用斜接缝[5]。

  参考文献

  [1]吕奎.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农家参谋,2020,No.664(16):273-273.

  [2]刘秀芳.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2021(2014-23):217-217.

  [3]家晖黄.农村公路设计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建设,2019.

  [4]席运锋.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34):1.

  [5]温永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发展,2021,2(1):17-1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