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在数学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环节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科研课程成果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教学,课堂小结,方法利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15 13:47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如何减轻学生负担、合理运用有限的课堂资源的前提下,怎样科学合理地设计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巧妙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起下、回味无穷、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如何减轻学生负担、合理运用有限的课堂资源的前提下,怎样科学合理地设计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我们每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常言说:“教无定法”,但是无论你采取哪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小结这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值得重视和研究,不能忽略。如果说,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闸门的话,那么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也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起下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当然,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结尾,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而且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能达到“课堂尽、思未了”的境界,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关于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我常用的课堂小结有以下几种,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归纳总结式小结
这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小结方式,它多用于授新课。在一节数学课里,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我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及格率、含糖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 为此,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时,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归纳性总结,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趣味式小结
所谓趣味式小结,是指在课堂小结时,把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成几个有韵律的词语或富有诗意的短句,使学生既感到富有情趣,又简明好记,我们称这种课堂小结为趣味式小结。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而又有趣味性。在教学中,当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点比较多而要记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又比较长,这时学生运用“理解记忆”“逻辑记忆”等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趣味式小结就非常必要。如:我在上“单位间的换算”这个内容时,在换算过程中,很多同学不知什么时候乘进率,什么时候除以进率,学生往往感到棘手,但如果掌握了单位换算的规律,弄清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方法,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即“大化小,乘得了;小化大,除一下”的方法。如:50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首先让学生知道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然后再让学生判断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引导学生说出本题是“大化小,乘得了”所以用50乘上它们的进率,即,50×1000 =50000,所以50立方分米=(50000)立方厘米。
三、悬念式小结
好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或知道其所以然,就像我们平时看小说、看电视剧一样,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嘎然而止,此时每个人的心理会造成强烈的追求问题之心。情节中留下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发情趣。数学课的小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我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8人,女生22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1)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4)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5)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6)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对(1)(2)两问,让学生口头计算;(3)(4)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计算;对(5)(6)两问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讨论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四、启发性小结
启发性小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小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教学分解质因数,我在总结时问:“谁能说出一个质数来?”“谁能说出一个质因数来?”(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仅有个别学生反问:“要我们找哪个合数的质因数呢?”)我说:“你们问得很好,质因数是对某一个合数而言的,不可能单独地说2是质因数、3是质因数……质因数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它是某一个合数的因数;(2)它本身又是质数。”当然,有时可根据本节课所讲内容本身的特殊性,还会不拘一格地有其他形式的课堂小结,同一节课的小结,也可同时用几种小结方法,可是,小结的内容要板书,并且要有必要的归纳与说明,小结时必须简明扼要。
五、表格式小结
表格式小结是指课堂小结时,把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分类整理后列成表格式的小结方法。当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显得有些零碎纷繁时,通常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小结,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既有条理,又有规则可依。有时所讲的内容虽然简单,但通过列表对比异同点后,能使所有的内容更加深刻、具体、详细,这样的实例很多。例如:我在教学“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时,通过表格式进行小结。
总之,数学课的小结方法有多种多样,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法。数学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精彩完善的课堂小结,可为数学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要大胆让学生小结自己的思考过程;题意的理解过程;完成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活动中联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推理、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等等。只有这样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课堂小结,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2.《怎样上好一节课》
3.《数学教学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