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零距离体验“非遗”魅力

  科学导报讯2022 年暑假,太原市小店区晋阳街小学劳动教育再出新招!这个假期在学校大队部统一安排下,各联合中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习实践,队员们第一次接触到面具涂鸦、花馍、剪纸、刺绣等技艺既兴奋又好奇。

  这里的面具涂鸦好酷呀!画笔蘸取颜料,按照自己的心意涂画花纹,最后等待颜料干燥,一份涂鸦面具就完成啦!队员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画笔为手中的白色面具赋予独一无二的蕴含。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自我潜在的人格和情绪状态。正所谓千人千面,同学们通过绘制人格面具,探索自我的认知,让真实的内心世界被看见、被欣赏。

  这里的花馍好香呀!过年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精美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队员们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巧手揉捏,一个个普通的面团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造型独特的艺术品。大家储备好技能,准备在下一个年节里,为小家增添一点喜庆气氛。

  这里的剪纸好暖呀!“过年啦,贴窗花,满窗子,都红啦……”队员们用巧手剪出千姿百态的精美窗花,灿烂地绽放在窗棂上,把幸福的院落在鲜艳的窗花映衬下熠熠生辉,火红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烈,越来越艳丽,让大家在这个暑假提前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这里的刺绣好灵呀!奶奶、姥姥一步一步教孩子们如何穿针引线、起针、刺绣、收针等。孩子们格外认真,纷纷化身“绣娘”,用一块红布,一根绣花线,一缕丝线,认真细致地落下每一针,通过一针一线传达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重之情。队员穿针引线,专注地绣着,沉浸式刺绣这项传统技艺所带来的魅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增强了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学校践行“双减”,实现“家校合力,共育成长”的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通讯员王巧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