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的“重磅炸弹”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上海大众,重磅炸弹
  • 发布时间:2011-02-22 14:33
  途观有的,新途安都有,上海大众产品线下延,其目的不是打价格战,它们重视产品性价比,但更看重产品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去年前10月,国内MPV车型销量达到35.42万辆,同比增长86.49%,这一比例远超中国汽车整体30%的增幅。

  大众途安是国内MPV的先行者,2003年欧洲上市,2004年即来到中国销售,近几年,作为A级MPV车型的途安,销量不温不火。受到欧洲家庭喜欢的多功能车型,在中国却没找到广阔市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家庭用户尚不能接受MPV车型,当时的国内MPV多以公商务用户为主,GL8、奥德赛、瑞风等B级MPV牢牢占据这一市场。这一切随着汽车市场的成熟而改变,高性价比的A级MPV车型逐渐成为享受家庭生活、务实的人士首选。实际上,2010年MPV增长最快就是A级市场,最典型的案例是新普力马与一汽森雅,这两款车型在2010年增速高达5~10倍。

  家用MPV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价值洼地,新途安正是在这一市场趋势下推出,排量从原来的2.0L和1.8T降为1.4T,价格区间从20万元~25万元改为15万元~20万元,这些都使得新途安的定位和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新途安2010年全年,上海大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海大众公关总监庄宇表示,过去的一年,上海大众产销首次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37%,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成为2010年市场最大赢家之一。

  新途安和新POLO的上市,则是上海大众在2010年扔下的最后两颗重磅炸弹,使得上海大众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比上一代车型和其他竞争对手,新途安全线采用了目前大众最为流行的1.4TSI+DSG的动力总成。

  TSI发动机代表世界发动机顶尖技术,拥有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两大核心技术,还蕴含E-Gas电子节气门、进气可变正时、凸轮轴驱动静音链条、流量随动调节燃油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低速高扭的特性十分突出。配备的DSG双离合七速变速箱的表现远超同级车型普遍采用的5速甚至4速自动变速箱。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经理、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认为:“目前国内MPV市场有一个空白,几乎所有MPV都是大排量。新途安全系列都采用1.4TSI+DSG发动机,可以说是在MPV里开创了一个小排量的新格局,这是目前同级别中其他车型还没有做到的。”将油耗和价格降低,并大量采用上海大众最新的科技,这些改变无一不显现出新途安清晰的定位:更适合家庭使用。

  “途观有的新途安都有,价格上新途安更有优势。”贾鸣镝说。老款途安的销量一直稳定在3000辆左右,这个数字将被新途安远远超越。

  目前新途安的销量受产能所限,因为它与途观共用一条生产线。明年将增加一条生产线,新途安和TIGUAN途观的销量都会有明显增长。“按照规划,新途安将成为上海大众品牌的主力车型之一。”贾鸣镝对新途安的前景显得很有信心。

  新征程2010年12月26日,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是历史性的跨越,它成为继上海通用之后国内第二家年产销突破百万辆的汽车企业。

  “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技术。”业内人士如此评点,实际上,运用在新途安和新POLO上的TSI、DSG等前沿技术,在TIGUAN途观、LAVIDA朗逸、Octavia新明锐、Superb昊锐等产品系列相继推出了搭载不同排量TSI发动机的车型,主要是进一步推动“动力总成战略”的全面实施。

  在去年公布的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车型推广目录中,上海大众旗下LAVIDA朗逸、Octavia明锐、Superb昊锐、POLO家族分批入选,引发了各款车型在终端市场的持续热销。

  依托于产品系列的不断优化升级,产品线下延,与自主品牌打价格战已经不是重点,用产品力说话,走差异化道路。上海大众实施的双品牌战略在三年后已经渐入佳境,为上海大众的市场开拓增加了重要砝码,使其在产品、渠道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补充,完善了企业对整体市场的覆盖率。

  上海大众VW品牌2010年的累计销量已突破80万辆,甚至超过了上海大众2009年全年的销量总和,实现了创历史纪录的跨越式成长。

  斯柯达品牌体系竞争力也在2010年得到了极大提升,2010年累计销量已达到20万辆,其中,明锐销量近12万辆,昊锐逾4万辆,增幅均创新高。

  当然,数字增长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能提升,它更是对上海大众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以产能提升为契机,上海大众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才培养、供应链、营销服务及研发体系的建设。国产化率的提高、适合国情的本土化运作是上海大众成功的另一法宝。经过近8年的努力,上海大众建立起了全国最完善的国产零部件配套体系,如桑塔纳和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96%和94%;帕萨特系列轿车为89%;POLO、晶锐也分别有94.4%、93.6%的零部件在国内采购。

  虽然在销售方面已经提前8年完成大众汽车“2018战略”目标,但在经销商网络建设、新产品引进等方面均未达到目标。贾鸣镝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新产品引进速度,两个品牌加起来的新车将不少于8款。

  随着新车型的频繁登场以及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上海大众的产能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相比起政策对整个车市的影响,更多人关心的是在2011年,是否可以不必加价排队就能买到上海大众的车。

  上海大众的第5生产工厂已奠基,预计到2013年前后,上海大众的产能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

  对于上海大众而言,还有更大的目标在未来的规划之中。“过去我们在商务车市场上优势明显。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扩大上海大众在私人市场的竞争力。而第一目标则是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排名以及美誉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贾鸣镝说。

  在新的一年里,尽管上海大众制定了较低的增长目标,但是有理由相信,以上海大众的产品实力和对市场的精耕细作,2011年肯定还是一个丰收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