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初中地理课堂构建探索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新时代,初中地理,高效优质课堂
  • 发布时间:2022-09-19 18:5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全面展开,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应有所更新和改变,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由近及远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学的有趣,学有所得,教师教的劲头十足,教的到位。以此构建新时代的优质高效课堂。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了构建初中地理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

  一、精心备课是构建优质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前提

  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而言,教师的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优质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师需要精心研读教材,把教材里所涉及的教学重点内容烂熟于心。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做到成竹在胸,随时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解疑答惑,或者按照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教学的内容。二是了解学生学识,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要从遵循学生的学识基础入手,对学生的感知接受能力、性格特点、原有的地理知识水平以及在课堂中学生需要提出问题,便于随时和学生沟通,替学生解疑答惑。三是要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好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兴趣是构建优质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根本所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教学《欧洲大陆异域风土》时,笔者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各组用所学知识和中国的风土人情作一番对比,然后相互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就问题进行答辩确定胜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强”的特点博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学习,同时还能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语言表达是构建优质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催化剂

  新时代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诠释。因为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工具。教师如果连教材内容都说不清楚,何谈“解惑”。语言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因素。为此,老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述时应该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同时用语言的魅力来“征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巧用多媒体设备是构建设备优质高效课堂的关键

  当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已被学生和教师认可。多媒体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为教师的教学供了方便,节省了教学资源,而且多媒体的声光电作用更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方面的信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新时代多媒体设备在初中地理课堂的使用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让学生了解感知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发现、了解、认可、关注的作用。

  五、引用实例构建高效优质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说服某个人或者说明某件事情,很多情况下举例说明,这就是以例说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到相关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点,用实例加以说明,能够让学生心里对所要讲解的知识点更加形象和具体,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六、反思是构建高效优质课堂的保障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尚且如此,时至今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反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是教学反思能够找到教学过程的亮点、缺点,以便以后教学的改进和提升。二是教学反思能够找出教师在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那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所欠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时刻变换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综合打分,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争取做到取在反思中做到更好,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更多。反思说到底是教学过程的后续,是教师明确自身的不足并找到原因,确保下次授课得以提升改正的一个过程,是构建高效优质课堂的保障。

  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同样一个教学方法都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争取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策略,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并且具有独立性,在兴趣和爱好方面也有不同的展现。为了进行个性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动机还有需要以及爱好等等做出分析和了解,创建地理课堂活动,争取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进入到有效教学的氛围之中。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信任教师,教师喜欢学生,更好的去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并且争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地理学科的教学,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东西,最后时限学习有效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创建起地理探索活动,尊重学生的主观发挥,尽量减少给学生列出来的条条框框,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主动的探索,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教师提问“什么是土地?”,让学生说说这一解释中每一句话的含义。教师给以补充。

  结束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新时代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使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的身边事教学,并勤于反思,就一定会为构建新时代高效优质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金款.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7(5): 136.

  [2]郑海霞.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 2016(32):16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