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数学,兴趣,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9-19 18:5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作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若是想要学生学好一门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对此学科产生兴趣。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便极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步以及学习效率的升高。而数学学科作为一个比较灵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兴趣的培养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更为紧要。本文将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针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展开讨论与探究。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留的问题

  目前的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课堂都存在着活跃度不高的局面。以往的教学都是数学教师遵循自己的备课内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然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汲取。这就造成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一些学生失去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放弃数学学习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以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若是想要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从课堂抓起。数学教师应该神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爱上数学学科。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想要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感触到快乐。那么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教学时,就应该消除学生课堂当中的畏惧感。教师要能够明确学生不仅是他们教育的对象,还是他们服务的对象。这便要求教师们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以及和睦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

  以往传统“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致使学生失去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升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一度盲从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注,会使学生感觉到疲惫与无味,这便造成了许多学生出现在课堂当中走神,睡觉,甚至与伙伴聊天等现象,从而致使了课堂效率低下。在课堂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自己商酌与思索的时间与空间。比如说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地思索,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当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商讨,商讨过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多配置一些互动的环节。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组织进行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游戏,在加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升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逐渐渗入到了各个领域。这也使得多媒体设备被运用到了教学中。相对于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会更易于被动态直观或是绚丽多彩的画面所吸引。因此,在数学课堂当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升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尤其是在图形的教学方面,若只是依靠教师讲授和翻阅教材,学生便很难对图形有更深入的领会,甚至根本无法在头脑当中想象出图形来。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合成图形,将它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便能够一目了然。在图形的教学当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一些生活中的图形,使得学生们对图形的特点及应用产生更深层次的领会。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诸多便利,还能够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起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多方面数学能力的效用。

  4.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不论任何学科,友好的师生关系都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先决。若是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教授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该做到关注关怀每一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心理以及性格特征。在学生进步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慷慨地给予表扬。若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就应该及时帮助他们进行改正,并给予他们慰藉与鼓励。教师要做到课上课下都关注与关照自己的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要能够尊重与体谅自己的学生。这样友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升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5.举办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举办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是一个不错之举。相比于理论知识,小学生往往对于自己所熟知了解的生活会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数学课外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从而激起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譬如在“比与比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导引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的知识,计算出自己家房子的高度。这能够让学生们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熟悉感。

  小学生往往都具备较强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将竞赛活动融入到课外实践活动当中。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计算擂台赛或是计算竞速赛,在竞赛过程中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运算法则进行加强,达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标。在竞赛当中取得佳绩的学生,会因此而获得自信,产生自豪感,因而便会激起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忱。而那些在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教师也应该及时予以他们鼓励与慰藉,并帮助他们分析出问题所在,从而激起他们数学学习的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这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效用。在课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状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设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课下,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举办一些课外的趣味实践活动,来升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很大帮助。实际上,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担起这个重任,明确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数学能力的加强,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升高。

  参考文献

  [1] 张彦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 求知导刊, 2014(4):145.

  [2]张国元.整合多元手段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 新课程(下), 2011(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