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09 19:57

  杨棚程

  (广元市利州区荣山初级中学 628000)

  摘要:新课标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0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区学校都开始逐步实行新课程改革。化学作为初中三年级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各地区、各学校纷纷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时期,初中化学教师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重要问题,从而通过有效地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下面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与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论述。

  一、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主要工作方向,通过有效地课堂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如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一些实验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授“水的组成”时可以用玻璃棒在水中滴入几滴食用醋进行演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由一些物质组成。

  又如:在讲授“氧气”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对“氧气”进行讲解、演示和分析讲解等。

  二、结合新课改,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初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化学学科内容的合理选择,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具体来说,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化学知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

  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在这一时期,化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初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初中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初中化学教师们也开始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所谓教学手段就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各种形式的手段。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来说,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化学在实验上有其特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比如多媒体、网络等等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碱金属”时,如果单纯用理论上讲解的话,那我们所讲到的内容学生们也是不容易理解、记忆的,这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现出来,那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金属元素”时,教师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金属元素及其作用等等。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一种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渗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当教师向全体学生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各小组就这个知识点展开讨论、再讨论;当讲到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或者是重点时,教师还可以让全班同学进行口头分享这一知识给同学们学习。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简单易懂而又重要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让一些相对比较优秀和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因为这样更能使那些成绩较差和基础较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化学学科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多花心思。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判断。

  比如在学习“物质与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多媒体等形式来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其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有一个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注意对化学知识讲解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以便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如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原来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而我们生活中所吃到的食物中也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物质与变化”这一章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让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体会科学知识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等内涵。

  六、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初中化学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是小组探究)。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互相激励和沟通。例如在讲授“空气中的氧气”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将全班的男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要相互激励,并且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之间学习内容、进度、重点和难点,又能使其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氛围。这样就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

  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化学课堂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其次是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次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提升其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当然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地调整。

  总之而言就是教师需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但只要有了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加上师生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这些。

  参考文献:

  [1]迟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7(27).

  [2]石万莲.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西部,2017(1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