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管理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组管理模式,小学班级管理,高效管理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03

  王瑞锋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300467)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管理意识都还有待提高。部分小学生不太适应被别人管理,也不太清楚如何去管理别人。对此,教师的小学班级管理进行起来就比较有难度。为了使小学班级管理更高效,教师可以利用好小组管理这一模式。如果每位小组长都能管理好组内成员,教师在管理整个班级的学生时就会轻松很多,因为针对性地管理几个小组长会使教师的管理压力降低。

  关键词:小组管理模式,小学班级管理,高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03-01

  小组管理模式可以让小组长学会管理别人,也会让组内其他学生学会服从班级管理。但是,在刚开始运用小组管理模式时,会有部分学生的服从性较差。对此,教师和小组长需要加强关于班级管理的沟通交流,让每位小组长顺利完成自己的管理任务。要想管理好整个班级,需要先管理好每一个小组。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小组管理模式的作用

  1、提高管理效果

  如果教师在管理整个班级时不运用小组管理模式,教师就需要管理每一位学生。这时,教师需要在班级管理上花费很多时间,班级管理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当教师运用小组管理模式时,教师就可以重点管理小组长,让小组长管理其他学生,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教师也更容易发现管理问题并解决,使管理效果更好。

  2、促进学生合作

  小组管理并不是单纯地让小组长管理其他学生,每位小组学生还需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服从班级管理。一般来说,每位小组成员都有一致的目标,小组长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会带领他们进步。

  3、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

  首先,小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小组长可以学会更多有效的管理方法。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小组管理这一模式可以让他们学会服从组长的管理。久而久之,每位学生的管理意识都会得到提高。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管理不会忽略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会在小组长的管理下取得较大进步,小组长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锻炼。经过小组管理,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合理应用小组管理模式的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组

  要想使小组管理的效果更好,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组。教师可以把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会使小组管理更容易进行,也能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在选择小组长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意愿,如果一些学生很积极,想通过竞选小组长使自己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几次语文考试的成绩,把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这些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取得更高的进步。教师还可以把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选择综合能力最好的学生做小组长,让小组长通过管理其他学生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水平比较接近,所以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每位学生都能不断地思考,每位学生也都会得到较多锻炼。当教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并且选择了最适合的学生当小组长时,小组管理就会事半功倍。

  2、加强组内监督,提高管理效果

  如果仅仅靠小组长管理组内成员,管理的效果还是不够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组内监督,小组长的管理和组内成员的互相监督会使学生更加服从管理。尤其是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时,这时组内监督就很重要,小组成员需要在督促自己完成作业的同时监督其他学生。如果组内监督得到了加强,学生就能更加及时地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

  例如,教师在讲完《己亥杂诗》等三首古诗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背诵任务。此时,教师给学生留了两天的背诵时间,让小组长管理学生完成背诵。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督促组内成员完成背诵任务。小组长在管理学生时需要做好带头作用,自己先完成背诵任务再检查组员的背诵情况。组内成员也可以监督小组长和其他学生完成背诵。最后,经过组长的管理和组员的监督,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语文背诵任务。

  3、提高小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管理实施

  在小组管理模式下,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集体,而只有当这个小集体团结一致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得到学习和提高。较强的合作意识会使小组成员高度服从组长的管理,努力使本小组成为班级里最好小组。对此,教师不仅要促进小组内的合作还要适当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

  例如,教师在讲完《少年中国说》时,会给学生布置背诵课文的任务。但是由于这篇课文的背诵难度比较大,就算让小组长进行管理,学生的背诵效果还是不够好。这时,教师可以举办小组间的背诵比赛,选出背诵作业完成得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此时,为了被评为最优秀的小组,每位小组成员都在认真完成课文背诵任务。在小组成员都能背诵课文时,成员之间也会自发地互相检查。小组长的任务就是督促并且鼓励其他学生背好课文,小组长还可以检查组内成员的背诵情况。最后,几乎所有小组都把背诵课文的作业完成得很好,被评为优秀小组的小组学生也都学会了和同学之间合作。

  4、及时评价小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在刚运用小组管理模式时,小组长比较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效率也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小组管理,如果小组长在小组管理中有做得很好的地方,教师需要表扬学生,鼓励小组长继续进行优秀的小组管理。而当小组长的管理存在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指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给小组长提出一些完善小组管理的建议。最后,每位小组长都把自己所在的小组管理得越来越好。

  三、结语

  小组管理工作是对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细化,在小组管理中,小组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教师首先需要分好小组并且选出最适合的小组长。高效的小组管理仅仅依靠小组长的管理是不够的,组内成员还需要相互监督,把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完成好。同时,小组成员也要学会合作,团队精神会使小组取得集体进步。与此同时,教师对小组管理的评价也必不可少,必要的评价可以帮助小组长改进管理方法并且做好管理工作。相信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努力,班级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欧惠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 2018(6):2.

  [2]景雪. 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應用探讨[J]. 考试周刊, 2019(57):1.

  [3]张慕玲.优化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123-124.

  [4]双减时代乡村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教育探析[A]. 林宝翠.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202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