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闪蒸式余热利用技术?

  • 来源:热泵
  • 关键字:闪蒸式,余热,技术
  • 发布时间:2023-07-15 15:10

  闪蒸是过热液体在低压腔内迅速汽化的过程。该过程中,少部分液体迅速蒸发形成低压蒸汽,大部分液体温度降低形成饱和液体。

  闪蒸过程在某些余热回收领域具有很好的经济性,特别是在换热难度较大的场景,应用前景广阔。换热难度大,指的是余热流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或容易堵塞,采用换热器成本较高或运行困难。

  与换热技术相比,闪蒸技术有明显的优点:闪蒸技术不存在换热面,不易腐蚀和堵塞,在特定场合应用效果较好;同时,闪蒸罐没有换热面,造价也低,经济性好。

  闪蒸技术也有不足之处:闪蒸后的余热载体为低压蒸汽,再利用时余热温度低于换热过程的平均温度;闪蒸过程伴随剧烈的汽化,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并设置高效挡液板,防止液体随蒸汽进入下一个环节。

  余热回收领域中,闪蒸技术在污水、冲渣水、脱硫浆液、高盐水等场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污水、冲渣水、脱硫浆液属于典型的易堵流体,采用换热方式,需要设置双换热器,交替运行。停运换热器需要及时清污,运行难度大、费用高。采用闪蒸方式,流体中易堵的物质全部留在液体中,只需注意管道不要堵塞即可,防堵难度小;产生的蒸汽进行热利用,不仅回收了热量,还产生了比较纯净的水,也是水净化过程。

  高盐水是比较典型的腐蚀性较强的流体,采用换热方式,需要如钛换热器等防腐设备,成本很高;采用闪蒸方式,仅需对接触流体的部位防腐,如管道、壳体、喷嘴等,不涉及传热,防腐难度小,甚至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成本大幅度降低。

  闪蒸出蒸气后,余热再利用技术有很多种。如果蒸气温度较高、被加热介质温度较低,可以通过换热器将水蒸气冷凝,加热外部介质;如果被加热介质温度高于蒸汽温度,就需要采用热泵等提温设备。常见的提温设备有四种形式:

  (1)压缩式热泵:压缩式热泵需要利用电能驱动,可以将较低温度的蒸汽热量吸收升温后加热较高温度的外部介质。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60℃以下的闪蒸蒸汽(高温蒸汽适用MVR技术)。

  (2)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利用蒸汽等高温介质驱动,适用范围广,调节灵活,特别适合供热场景,能够适应采暖季大范围的工况波动。吸收式热泵的缺点在于造价较高,且蒸发器需要根据闪蒸蒸汽特性进行改造,实现低压蒸汽直接回收(常规热泵的蒸发器是按水作为介质来设计的,无法直接用于低压蒸汽回收)。

  (3)引射器:引射器也叫喷射机或引射式热泵,利用高压蒸汽驱动,吸收低压蒸汽,产生中压蒸汽;中压蒸汽再进入换热器加热外部介质。与吸收式热泵相比,引射器造价低,在平稳工况下效果较好。但是,在供热等工况变化较大的场景并不适用,一旦工况偏离较大,引射性能大幅度降低。也有引射器加入了调节装置,但是高精度的调节装置对加工要求很高,成本很高;同时,调节装置长期在高温高速蒸汽环境中工作,很容易产生变形,调节精度大幅度下降,需要定期更换,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综合来看,在大幅度变工况场景下,吸收式热泵更适用。

  (4)水蒸气压缩技术(MVR):水蒸气压缩技术用电能驱动水蒸气压缩机,将低压蒸汽加压形成较高压力的蒸汽,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外部介质。由于水蒸气压缩机不属于严格的真空装置,因此低压蒸汽的真空度不能太高,否则产生的蒸汽中不凝气体较多,蒸汽品质下降;此外,低压蒸汽压力过低,体积会变得很大,水蒸气压缩机的体积增加、造价升高,经济性降低。因此,水蒸气压缩技术适合60℃以上的闪蒸蒸汽场景。水蒸气压缩技术和闪蒸技术结合,还是一种很好的低能耗污水零排放技术。

  综合而言,闪蒸技术解决了多种介质取热困难的难题,避免了腐蚀、堵塞等问题,是一种较好的工业余热利用技术。闪蒸技术产生低压蒸汽,是余热回收的基础;低压蒸汽还需要根据外部条件结合合理的应用技术,最终形成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闪蒸余热利用技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